[发明专利]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6491.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潘蓉;童明全;李健;李超;琚裕波;韩艳辉;袁秋华;冯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3/02 | 分类号: | C01C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09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化氢 制取 提纯 吸收塔 氨氧化反应器 废弃物排放 工艺及系统 惰性气体 工艺原料 精馏提纯 聚合反应 清洁环保 消除反应 中小规模 减压 安全度 传统的 高纯度 混合气 甲醇氨 精馏塔 汽化炉 液态氢 除氨 控温 燃爆 塔釜 泄露 安全 | ||
1.一种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混合预热:
氨气经预热汽化后先与惰性气体混合后再与压缩空气混合,氨气预热温度20~40℃,压缩空气压力为0.1~0.4 Mpa;混合气从甲醇进料管口四周进入管式炉(1),向上推动甲醇汽化并与甲醇混合;管式炉控温为260~300℃;
(2)、甲醇氨氧化反应:
预热后的混合气体进入装填甲醇氨氧化催化剂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2)中,反应器控温范围为350~500℃,反应器反应压力控制为0.2~0.25Mpa,反应器进出口压差控制在20~70kpa;
(3)、除氨: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降温至200~300℃后从塔底进入酸洗塔(3),塔顶加入浓硫酸或浓磷酸作为氨吸收剂;同时酸洗塔顶加入低于20℃的工艺水将塔顶混合气体的温度控制在60~80℃,酸洗塔塔顶压力为0.16~0.21Mpa;塔釜液控制pH值1~3、釜液温度60~80℃;
(4)、氰化氢吸收:
将除去氨气的混合气体降温至25~40℃后送入氰化氢吸收塔(4)底部,吸收剂采用工艺水或者精馏塔塔釜的氰化氢贫液,吸收剂温度降温至5~20℃,吸收塔塔顶压力为0.13~0.18Mpa,吸收后的废气进入收集管道焚烧处理;
(5)氰化氢精馏提纯:
吸收液进入精馏塔(5),精馏塔采用减压精馏,操作压力范围为30~75kpa,精馏塔釜温度控制范围为40~70℃;精馏塔塔顶设立二级冷凝系统,确保氰化氢充分冷凝;精馏时,塔顶冷凝器(6)温度控制在10℃以下,并连续加入阻聚剂,以5:1回流比采出产品,得到浓度高于99.8%的液体氰化氢;真空系统采用无油干式真空泵,气体送入废气焚烧系统处理;精馏后的贫液换热后作为吸收塔吸收液循环使用,减少废物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气体中氨气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02~1.10:1,氨气与空气的物质的量比为0.1~0.12:1,混入的惰性气体体积占混合气总体积的12~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器采用外循环的熔盐系统(8)作为热载体;熔盐系统(8)采用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冷却采用空冷或水冷方式,熔盐循环槽容量为反应器容纳熔盐量的2~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酸洗塔(3)的塔顶设雾沫分离器(9),防止气体带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阻聚剂为冰醋酸或二氧化硫。
6.一种制取、提纯氰化氢的安全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式炉(1),所述管式炉(1)混合气出口与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2)的顶部进口连接,所述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2)连接有外循环的熔盐系统(8),所述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2)的底部气体出口与酸洗塔(3)的底部进口连接,所述酸洗塔(3)的顶部气体出口通过雾沫分离器(9)与氰化氢吸收塔(4)的底部进口连接,所述氰化氢吸收塔(4)的底部出口与精馏塔(5)进口连接,所述精馏塔(5)的底部贫液出口与氰化氢吸收塔(4)的顶部吸收剂进口连接;所述精馏塔(5)顶部连接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连接真空系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4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