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7041.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兵 |
主分类号: | D06B23/22 | 分类号: | D06B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风机 电气控制柜 传热管道 循环油箱 自动加热装置 警报器 温度传感仪 承载支架 导热油炉 烘干箱 膨胀槽 气压计 印染 底板 侧边连接 加热装置 内部设置 能源消耗 温度传感 循环油泵 侧连接 侧边 自动化 应用 | ||
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包括承载支架、风机、传热管道、烘干箱、电缆线,所述承载支架底板上方设置所述风机,所述风机旁侧连接所述传热管道,所述传热管道侧边连接膨胀槽,所述膨胀槽连接导热油炉,所述导热油炉连接循环油箱,所述循环油箱内部设置循环油泵,所述循环油箱侧边设置电气压计,所述电气压计旁侧设置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一侧设置温度传感仪,所述温度传感仪内侧接出所述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侧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电缆线另一侧连接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旁侧设置所述烘干箱。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人力对装置的操作,所述电气控制柜及所述温度传感仪的应用使加热装置达到自动化,同时降低对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传统技术中的印染工艺,对印染面料进行人为加热,加快在面料上的固定速度,一般采用蒸汽加热,但其加热不均匀,温度不宜控,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加热烘干干燥行业常规的加热干燥设备多以燃油、燃煤、电阻丝加热为热源,其缺点是设备复杂,多数设备需装配大功率送排风系统,结构不合理,热能损失严重、电能利用率低、耗能和排污多、能源浪费严重,需要人力进行辅助,怎样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使印染行业快速发展,这对印染机械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目前印染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包括承载支架、风机、传热管道、烘干箱、电缆线,所述承载支架底部上方设置所述风机,所述风机旁侧连接所述传热管道,所述传热管道侧边连接膨胀槽,所述膨胀槽连接导热油炉,所述导热油炉连接循环油箱,所述循环油箱内部设置循环油泵,所述循环油箱侧边设置电气压计,所述电气压计旁侧设置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一侧设置温度传感仪,所述温度传感仪内侧接出所述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侧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电缆线另一侧连接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旁侧设置所述烘干箱。
上述结构中,打开所述电气控制柜中控电开关,设置所需温度及工作电压,所述导热油炉内部中的管状电热元件通电产生热量,同时所述风机将热量通过所述传热管道传到所述循环油箱,所述循环油箱以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所述循环油箱中的所述循环油泵进行循环,当所述传热管道内的热量经过所述电气压计时,所述电气压计能够清楚显示电压状态,同时所述温度传感仪对温度进行检测,当气压或者温度不符合设定标准时,所述警报器将会报警,所述电气控制柜中的温度控制器实现自动调节,最后通过所述传热管道将热能传到所述烘干箱实现加热烘干,当经过用热设备卸载后,导热油重新通过所述循环油泵,回到所述导热油炉再吸收热量传输给用热设备,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加热的效果,所述风机通过所述电缆线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柜,所述传热管道与所述膨胀槽通过螺栓紧密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加热的效果,所述导热油炉紧固在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导热油炉通过所述传热管道与所述循环油箱紧密连接,所述循环油泵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所述循环油箱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加热的效果,所述温度传感仪一侧通过所述电缆线与所述警报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仪另一侧通过所述电缆线与所述电气控制柜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加热的效果,所述电气控制柜通过所述传热管道与所述烘干箱紧密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人力对装置的操作,所述电气控制柜及所述温度传感仪的应用使加热装置达到自动化,同时降低对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印染用自动加热装置的空间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兵,未经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