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干涉SAR图像的三维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8389.8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军;毛永飞;韩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三维定位 三维位置 干涉 敏感度矩阵 传递路径 构建 三维 计算机处理 迭代计算 东向位置 经度 邻接处 批量化 衔接性 纬度 定标 高程 自动化 联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干涉SAR图像的三维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的流程简洁、高效,便于自动化批量化的计算机处理,对三维位置进行定位,通过构建多场景三维联合敏感度矩阵,能够避免现有方法中设计同名点传递路径的繁琐,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包含东向位置(经度)、北向位置(纬度)和高程的三维位置同时定位,通过同时对多个场景的SAR数据进行三维位置干涉定标,实现三维定位;本发明通过构建多场景三维联合敏感度矩阵,能够使多个干涉SAR场景的所有待定标参数同时进行迭代计算,保证各场景的定位的精度以及场景邻接处的位置衔接性,并且避免了现有方法中设计同名点传递路径的繁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定位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场景干涉SAR图像的三维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干涉SAR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干涉技术的结合,干涉SAR通过两副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来观测同一场景,利用雷达回波获取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场景的SAR图像和干涉相位数据,然后对干涉相位数据进行干涉定标处理,利用干涉定标处理后的干涉相位数据来反演SAR像元的三维位置。
三维定位是干涉SAR图像走向应用的必要前提,所谓三维定位是指获取SAR图像像元所对应地物目标的东西向位置(经度)、南北向位置(纬度)和高程。由于参数误差、航迹误差以及系统非理想特性的存在,导致干涉SAR三维重建几何模型中的参数取值并不准确,需要通过干涉定标来校准各参数,以提高几何定位的精度。因此,干涉定标处理是实现SAR图像精确定位的关键。
干涉定标处理的常规思路是利用三维位置已知的地面控制点(GroundControlPoint,GCP),来闭环修正各干涉参数。为满足干涉SAR的测图作业的要求,需要在少量控制点的条件下实现大区域多场景的干涉定标,采用多场景联合定标方法可实现上述要求。联合定标能保证各场景的三维位置精度,又能保证相邻场景之间的三维位置衔接性。但现有的多场景联合定标方法,通常采用同名点(Tie Point,TP,连接点,又称同名点,即同一地物目标在不同SAR场景中所分别对应的像元)位置信息的传递来实现,实现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自动化处理;并且仅面向高程定位,较少涉及三维位置同时定位,现有的关于多场景干涉SAR图像的三维定位方法多是面向定位精度的提升,而鲜有涉及处理流程的优化改进,不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批量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场景干涉SAR图像的三维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的流程简洁、高效,便于自动化批量化的计算机处理,对三维位置进行定位,通过构建多场景三维联合敏感度矩阵,能够避免现有方法中设计同名点传递路径的繁琐,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确定参与联合定标的干涉SAR场景的总数目I,确定每个场景中GCP点的数目Mi,确定所有GCP点的三维地理位置信息和其在SAR图像中的行列位置信息;
步骤2:在所有参与联合定标的干涉SAR场景中,确定在位置上互相邻接并部分重合的场景组数J;确定第j组互相邻接并部分重合的场景所包含的两个场景的编号aj、bj,其中aj、bj∈{1,2...I}且aj≠bj,j=1,2...J;在各组场景中选取TP点,确定第j组场景中的TP点数目Nj,确定所有TP点在SAR图像中的行列位置;
步骤3:确定第i个干涉SAR场景的三维位置东向xi、北向yi和高程hi反演的几何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8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