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防伪金睛云码及其识别装置和防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387.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郝孔旭;郝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孔旭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0;G06K17/00;G06Q30/00;C09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防伪 金睛云码 及其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防伪金睛云码及其识别装置和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社会公共安全、商业防伪需求和流通领域假冒商品日益猖獗,国内外的商品防伪技术迅速发展。目前流行使用的防伪技术有:防伪特种纸;防伪特种油墨;多频谱激光、荧光防伪标识;红外线、紫外线全息激光防伪标识;缩微精密印刷;水印;暗纹;磁线;精密电子称重;热敏变色; RFID射频技术;一次性封口包装;密码电话、网络查询……。
任何防伪技术或者防伪产品,都不能长久有效,随着防伪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披露泄密,再新的防伪技术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防伪效果。使得产品防伪技术的寿命变的有限,因此必须不断研究创新,提出新的防伪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辨别编码-金睛云码防伪技术,金睛云码嵌入在印刷品中,常态下无法观察。本发明提供的金睛云码采用无改良油墨印刷、或用蓝激光、化学刻蚀,仅对设定范围的红外光照射下返射光,增加了仿制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防伪金睛云码,隐形防伪金睛云码的阵列为点状标识,墨点的直径在65μm—80μm间,点的距离是85μm的倍数;点的平行、垂直曲线度小于12μm;用专用金睛云码编码识别装置识别所述金睛云码,并将从金睛云码阵列得到的信息,用预先设定的计算机解码技术,用商品图片和声音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果展示的图片及声音信息与商品信息相符,则是正品,否则是赝品。
针对所述的隐形防伪金睛云码,提供一种专用金睛云码编码识别装置,包括:光电采样、译码电路、图像采集器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中有预置的金睛云码信息转换软件,可以将金睛云码自动转换对比商品图像和语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隐形防伪金睛云码防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商品的包装上设置所述的金睛云码,用专用金睛云码编码识别装置识别所述金睛云码,并将从金睛云码阵列得到的信息,用预先设定的计算机解码技术,用商品图片和声音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果展示的图片及声音信息与商品信息相符,则是正品,否则是赝品。
优选的,根据所使用包装材料之间的差异,分别用不同印刷设备,对一件商品包装材料多组印刷金睛云码,使一件商品中的信息由多组金睛云码的复合共同组成完整加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金睛云码阵列采用无改良油墨进行印刷或激光碳化雕刻、化学刻蚀的方法设置在商品的包装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无改良油墨配方(黑色),包括下列重量的组分(以100g计):树脂34g,炭黑 14g,填充料2g,溶剂A 28g,溶剂B 13g,墨性助剂9g,印刷油墨的密度在1g/cm3到2.25g/cm3之间。
所述的树脂是醇溶性硝化铁维树脂,填充料是胶质碳酸钙,溶剂A是醋酸乙酯,溶剂B是乙醇,墨性助剂的作用是作为催干剂使用。
醇溶性硝化铁维树脂、胶质碳酸钙是环保材料,不含苯类溶剂的环保油墨。
优选的,金睛云码激光碳化雕刻、化学刻蚀,用在特殊行业特殊材料上,如:1050合金铝,304不锈钢……,用激光或化学在金属表面进行碳化刻蚀一组或多组金睛云码。
优选的,采取多色印刷工艺,把金睛云码图形用K版印刷在C、M、Y版图案之中,这样就对金睛云码产生了更高的保密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止商品窜货的方法,利用所述方法对一件商品不同包装材料上多个印刷金睛云码,由一件商品包装上印刷的多组金睛云码合成完整商品信息防止商品窜货。
本发明将金睛云码的墨点的直径和点间距设定在特定的数值范围内,可以提高设备的识别能力和准确度,利用图像双向衰减原理可以大大提高复制的难度,因而金睛云码保密性强、防复制、防拷贝。
所述金睛云码点状标识采用无改良油墨印刷或激光雕刻、化学刻蚀。点状标示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或拐角形,优选拐角形。
在实施案例中,可以根据使用包装材料差异,分别用不同印刷设备,对商品包装材料多组印刷或激光雕刻、化学刻蚀金睛云码,使一件商品中的信息由多组金睛云码复合组成完整加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孔旭,未经郝孔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划针圆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源线的高功率电磁脉冲防护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