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进料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854.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千弘达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618099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废物 流量计 综合处理系统 称重料斗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依次串联 回转窑 破碎机 散装固体废物 过滤器 窑头燃烧器 二次污染 废物储存 废物进料 废液储罐 进料环节 生态环境 均质罐 劳动保护 可控 料斗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进料子系统,包括固定废物进料分支和液体废物进料分支;固体废物进料分支包括依次串联的散装固体废物、废物储存坑、破碎机、推料斗、称重料斗,称重料斗出来的固体废物进入回转窑;液体废物进料分支包括依次串联的废液储罐、均质罐、过滤器、流量计,记过流量计出来的液体废物经过窑头燃烧器进入回转窑。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进料子系统使进料连续,可控,安全,进料料准确,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了劳动保护,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了在进料环节使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环境优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危险废物的这种越境转移量有多少尚难统计,但显然是正在增长。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正在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从1986年到1992年,发达国家已向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转移总量为1.63亿吨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环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首先,由于废物的输入国基本上都缺乏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手段和经济能力,危险废物的输入必然会导致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损害。其次,危险废物向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实际上是逃避本国规定的处置责任,使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和处置而扩散到环境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必然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危害。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的危害还在于,这些废物是在贸易的名义掩盖下进入的,进口者是为了捞取经济利益,根本不顾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都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已成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势必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危害。1989年3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持下,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该公约于1992年5月生效。我国是该条约的签约国。
危害
(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
(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为了处理这些危险废物,必然需要综合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处理系统的进料子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进料子系统,包括固定废物进料分支和液体废物进料分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千弘达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千弘达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过程的自动燃烧实时优化决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气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