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围岩巷道平衡支护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899.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鹏;刘立民;闫旭;刘广婷;王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围岩 巷道 平衡 支护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非对称围岩巷道平衡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对巷道非对称围岩的应力进行测量分析,确定非对称围岩巷道的应力分布特征;运用理论公式、支护经验等方式,确定巷道围岩普通应力区的基本支护参数;通过对围岩高应力区加大锚杆支护密度,加大锚杆长度,增加锚索支护等方式,设计多种围岩高应力区不同支护强度的方案;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上述不同方案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量;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从设计的不同方案中,选择巷道应力平衡和位移平衡的支护方案;确定该非对称围岩条件下,巷道支护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应力平衡,即是支护后,支护结构与巷道围岩共同承载,达到非对称围岩两侧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位移平衡,即是支护后,支护结构与巷道围岩共同承载,非对称围岩巷道两侧变形量基本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高应力区合理的加强支护程度是非对称围岩平衡支护设计方法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8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