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核聚变空天攻击型飞船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484.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涵;陆以锋;陆旭东;丁金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02 | 分类号: | B64C35/02;B64D7/00;B64D27/22;B64D43/00;B64C9/00;B64C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5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核 安置 矢量发动机 储电箱 飞船 北斗导航系统 电脑控制室 纳米碳纤维 攻击 激光炮 螺旋桨 尾翼 变轨 喷口 前部 三管 外罩 钨钢 导弹 战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核聚变空天攻击型飞船,包括:采用钨钢作为外壳、外罩纳米碳纤维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尾部安置采用能变轨的矢量发动机;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前是冷核聚变箱;在所述的冷核聚变箱前是储电箱;在所述的储电箱前是电脑控制室;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的两侧是尾翼;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安置两个螺旋桨;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安置两个真空用喷口;在所述的本体上还安置一北斗导航系统;在所述本体的前部安置三管激光炮;在所述的本体中部安置导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制空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船,尤其涉及该飞船的结构。
背景技术
空天智能作战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形式,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制空制天权,有必要设计一种飞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冷核聚变空天攻击型飞船,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采用钨钢作为外壳、外罩纳米碳纤维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尾部安置采用能变轨的矢量发动机;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前是冷核聚变箱;在所述的冷核聚变箱前是储电箱;在所述的储电箱前是电脑控制室;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的两侧是尾翼;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安置两个螺旋桨;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安置两个真空用喷口;在所述的本体上还安置一北斗导航系统;在所述本体的前部安置三管激光炮;在所述的本体中部安置导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制空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包括:采用钨钢作为外壳、外罩纳米碳纤维的本体1;在所述本体1的尾部安置采用能变轨的矢量发动机4;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4前是冷核聚变箱2;在所述的冷核聚变箱2前是储电箱8;在所述的储电箱8前是电脑控制室9;在所述的矢量发动机4的两侧是尾翼3;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安置两个螺旋桨5;在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安置两个真空用喷口11;在所述的本体1上还安置一北斗导航系统10;在所述本体1的前部安置三管激光炮6;在所述的本体1中部安置导弹7。
本发明的飞船,采用钨钢作为外壳,外罩纳米碳纤维,能经受高温的考验。尾部采用能变轨的矢量发动机,发动机前是冷核聚变箱,冷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能转变为电能与动能供飞船用。冷核聚变箱前部是储电箱,供飞船的各种电能需要。
飞船飞行中朝向太空处飞船前后置有二只螺旋桨供大气层中悬空与变换方向用。高速飞行中螺旋桨可收进,有利快速飞行。
飞船飞行中朝向陆地方前后置有二只喷口,供太空中悬停与变换方向用。
飞船的储电箱前部是智能程控空室,外部与北斗导航通讯设施相连。
飞船的头部置有三门激光炮,环飞船中部外挂八枚灵巧钨钢导弹,根据程控数据与北斗指令随时对敌方空地目标进行攻击。
飞船是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器的铰链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翼翼尖连接并联式子母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