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混合室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1267.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党晓民;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3/06 | 分类号: | B64D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飞机 环境 控制系统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混合室。
背景技术
混合室作为运输类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它将来自空调组件的新鲜空气和来自客舱的再循环空气混合均匀,送入驾驶舱、客舱区域,实现驾驶舱、客舱的温度调节。由于两股气流温度、压力均存在差异,混合过程中会有紊流、漩涡等而形成明显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并有冷凝水析出。另外,环境控制系统混合室上游制冷组件中涡轮处产生的噪音会明显的影响到下游,传播到混合室处与混合室处自身产生噪声进行叠加,使得系统在混合室处噪声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有效控制,而混合室下游管路次生噪声量级相对较小,不需要做单独降噪处理。
目前,运输类飞机上环境控制系统中的混合室设计一般仅能保证气流温度混合均匀的性能,本身没有降噪设计,使得系统在此处形成的气流噪声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对于小型客机,布置空间有限,会使得混合室处噪声对舱内影响程度更为明显,甚至会影响座舱的舒适性。另外,大部分飞机混合室没有排水处理,有个别飞机有简单的排水口设置,但是除水效果欠佳,会存在混合室内因冷凝水存在导致的细菌滋生问题,如果被混合气流带到座舱则会影响舱内空气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降噪排水功能的应用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混合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混合室,其特征为:所述的混合室内设置有两层消音层,所述的消音层为铝制微穿孔板。
优选地,所述的混合室包括预混合管路和混合室本体,预混合管路与进口和混合室本体连通,在预混合管路内设置有扰流板,扰流板将预混合管路均分为两部分。
优选地,扰流板厚度为1-2mm。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和混合室为铝制材料。
优选地,在混合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地,混合室外壳与外层消声层之间间隔10mm,外层消声层和内层消声层之间间隔20mm。
优选地,铝制微穿孔板上开孔直径为Φ0.8mm,外层和内层消声层穿孔率分别为2%和5%,消声层厚度均为0.8mm。
优选地,开孔分布为错排均匀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使得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中混合室内气体温度混合均匀性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混合室内气流噪声,并且可以有效排除混合室内形成的冷凝水,使得从混合室出来供往驾驶舱和客舱的空气品质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混合室结构示意图
图2a预混合管路组成俯视图
图2b预混合管路组成侧视图
图3扰流板8形状示意图
图4a混合室本体组成俯视图
图4b混合室本体组成侧视图
图5金属支撑形式示意图
图6消声层上微穿孔分布示意图
图7混合室本体进口段消声层开孔处密封铝板
图8混合室本体驾驶舱供气出口段消声层开孔处密封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中空气分配原理和飞机上布置空间限制等,通常混合室结构形式进出口设置情况等会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混合室典型功能进出口应包括两个制冷供气入口、两个再循环供气入口、座舱供气出口,有的还包括地面通风入口、应急通风入口。现在以一种包含典型功能接口的混合室为例,进行技术方案说明,但本发明技术不限于此例展示的混合室结构形式:
如图1所示,由于布置于地板下,布置空间有限,并且兼顾维修性考虑,本发明所提的混合室结构由预混合管路1和混合室本体2两部分组成,二者的空间结构尺寸主要是以有利于温度混合均匀性进行确定。预混合管路1和混合室本体2以法兰盘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图中螺栓、螺母和垫圈组件未显示,中间以密封垫3密封,除了密封垫采用橡胶材料外,其他所有结构材料均为铝。预混合管路1和混合室本体2具体结构形式如下:
如图2a、图2b所示,预混合管路均由厚度为1~2mm的铝板组成,为左右完全对称结构,包含左再循环供气入口4、右再循环供气入口5、左制冷供气入口6、右制冷供气入口7,用于与混合室本体进口相连的出口9,在预混合管路内设置一个厚度为1~2mm的扰流板8,形状如图3所示,将预混合管路均分成两部分,扰流板与预混合管路焊接在一起,将两侧气流完全分隔开,到进入混合室本体进口处再汇合。经过仿真计算表明该预混合管路能够使上四路气流混合达到良好的预先混合效果,而且气流经过预混合管路后,流场变得比较规则,呈现出相对扰流板近似对称分布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航空座椅盆
- 下一篇:一种低RCS的结冰探测器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