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及蓝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346.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尚衍筠;白复东;王许超;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W4/8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2dp 协议 蓝牙 模式 调整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蓝牙设备预先获取并保存连接范围内其他蓝牙设备的UUID信息,当蓝牙设备接收到其他蓝牙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能够基于UUID信息确定其他蓝牙设备的蓝牙模式,该蓝牙模式为基于A2DP协议的source传输模式或sink传输模式,并在其他蓝牙设备的蓝牙模式与蓝牙设备当前的蓝牙模式一致时将自身的蓝牙模式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了在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将互相连接的蓝牙设备的蓝牙模式进行调整,避免了由于蓝牙模式一致而导致连接失败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本申请同时还涉及一种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近年来井喷式地发展,蓝牙技术受益于其智能、低功耗、高连接速度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在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所有物联网智能产品中,变革人与世界的互动。同时,作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电用品,智能电视也已经逐步担当起家庭物联网中心的角色。因此,目前用户对智能电视上的蓝牙技术的实现和各种应用场景的支持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的蓝牙协议包含多种模式,以用于传输高质量音频数据的A2DP(Advanced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高级音频分发协议)为例,该蓝牙协议定义了两种模式:A2DP source和A2DP sink,这两种模式具有互斥性,同一蓝牙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其中一种模式。其中,A2DP source定义为A2DP发送端(音频数据源),A2DP sink定义为A2DP接收端。在此设置下,音频数据的流向是从A2DP source端到A2DP sink端。例如,蓝牙耳机连接Android智能设备后听音乐的场景中,蓝牙耳机是A2DP sink端,Android智能设备是A2DPsource端。
在现有技术中,最新的蓝牙设备能够支持多种蓝牙模式,支持A2DP source和A2DPsink这两种模式,而为了更多地体现设备的智能性,对于支持A2DP source和A2DP sink这两种模式的设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设备的A2DP模式的自动切换功能。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多变的,比如有的用户可能想把智能电视作为A2DPsource端,其他蓝牙设备作为A2DP sink端,即使用其他蓝牙智能设备播放电视内部的音乐;也有的用户可能想把智能电视作为A2DP sink端,其他蓝牙智能设备作为A2DP source端,即使用智能电视播放其他蓝牙智能设备上的音乐。
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自动切换A2DP模式的方法只是根据设备自身的状态或者用户的指示来切换其A2DP模式,无法根据实际连接的对端设备的模式实现自动切换。因此可能出现两台通过蓝牙相连的设备A2DP模式不匹配,从而影响设备间通信的问题。换言之,当两台设备处于同一种A2DP模式时,此时这两台蓝牙设备之间就不能正确完成信息传输。因此,如何避免当前设备的蓝牙模式和配对设备的蓝牙模式不匹配所导致的蓝牙设备无法互连的情况,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用以在用户毫无感知的情况下解决现有技术中互相进行蓝牙连接的蓝牙设备由于蓝牙模式一致而导致连接失败的问题,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
蓝牙设备获取并保存连接范围内其他蓝牙设备的UUID信息;
当所述蓝牙设备接收到所述其他蓝牙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所述UUID信息确定所述其他蓝牙设备的蓝牙模式,所述蓝牙模式为基于A2DP协议的source传输模式或sink传输模式;
若所述其他蓝牙设备的蓝牙模式与所述蓝牙设备当前的蓝牙模式一致,所述蓝牙设备将自身的蓝牙模式进行切换。
优选的,所述蓝牙设备获取并保存连接范围内其他蓝牙设备的UUID信息,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旋转通信装置
- 下一篇:身份证智能识读云服务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