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下水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554.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容;杨维;袁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12 | 分类号: | B63C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 横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下水横梁,它包括横梁本体、船体支撑构件及若干联接吊耳;所述的船体支撑构件横向设于横梁本体上并通过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与横梁本体相连;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横向焊接于横梁本体上,且对称分布于船体支撑构件的两侧;该联接吊耳上开有圆孔,并通过与该圆孔相配合的螺栓与船体支撑构件相连;所述联接吊耳与横梁本体采用平角双面焊的方式相连,焊脚为5mm,且该联结吊耳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本发明提出的船用下水横梁可以避免现有下水横梁繁琐的装焊过程,进而达到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它能在安全前提下,达到易于拆装、降低操作风险、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缩短周期的良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用下水横梁。
背景技术
某新型系列船在船台建造的后期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是完成塞轴,塞轴需要借助小车在滑道上行走;但在此时,下水横梁均已塞装到位,而最后两根下水横梁恰恰在塞轴小车的行程范围内,这就需要将这两根横梁上的船体支撑构件拆除。最初的手段是将这些船体支撑构件割除,待塞轴完成后,再将构件与横梁装焊为一体。但是该割除—装焊过程相当费时费力,仅仅该焊接过程就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资源,而此时也正值建造高峰期,人手非常吃紧,且考虑到该型船的数量规模,若不进行改进设计,不仅造成资源、工时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下水节点、造船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下水横梁,以避免现有下水横梁繁琐的装焊过程,进而达到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下水横梁,它包括横梁本体、船体支撑构件及若干联接吊耳;所述的船体支撑构件横向设于横梁本体上并通过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与横梁本体相连;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横向焊接于横梁本体上,且对称分布于船体支撑构件的两侧;该联接吊耳上开有圆孔,并通过与该圆孔相配合的螺栓与船体支撑构件相连;所述联接吊耳与横梁本体采用平角双面焊的方式相连,焊脚为5mm,且该联结吊耳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螺栓为普通材质的A级螺栓,其参数如下:国标粗牙60°,M12,外径11.76mm,性能等级4.6。
进一步地,所述联结吊耳选用普通A级钢质材料,厚度为10mm。
本发明提出的船用下水横梁可以避免现有下水横梁繁琐的装焊过程,进而达到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它能在安全前提下,达到易于拆装、降低操作风险、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缩短周期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船用下水横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船用下水横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船用下水横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联接吊耳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联接吊耳的侧视图。
图中:1-横梁本体;2-船体支撑结构件;3-联接吊耳,3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下水横梁,它包括横梁本体1、船体支撑构件2及若干联接吊耳3;所述的船体支撑构件2横向设于横梁本体1上并通过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3与横梁本体1相连;所述的若干联接吊耳3横向焊接于横梁本体1上,且对称分布于船体支撑构件2的两侧;该联接吊耳3上开有圆孔31,并通过与该圆孔31相配合的螺栓与船体支撑构件2相连;所述联接吊耳3与横梁本体1采用平角双面焊的方式相连,焊脚为5mm,且该联结吊耳3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体清刷监测水下机器人液压系统
- 下一篇:面料(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