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营养强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000.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锋;庞旭;李楚君;周海泳;朱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20/142;A23K20/158;A23K1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营养 强化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动物营养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物营养强化剂,包括食用昆虫虫卵。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昆虫虫卵为黑水虻虫卵、黄粉虫虫卵、蝇虫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发现昆虫虫卵对于动物,特别是初生动物、离乳动物、体质弱小动物或已患病动物均有较好的营养增强、促进生长和保健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营养强化剂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将食用昆虫虫卵作为营养强化剂的主要成分,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动物包括禽畜、水产动物等的健康水平,还能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水平,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应用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营养添加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物营养强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水产业、宠物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越来越注重禽畜、水产以及宠物的营养健康,其生命质量及健康愈受关注,推动了国内外的高效营养强化产品的开发,如蛋白粉、脂肪粉、高能营养膏等的开发与应用。
常用的动物营养强化剂一般由动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的蛋白质、脂肪及核酸等制成。目前常用于制备营养强化剂的动物源蛋白质和脂肪主要来源于乳蛋白、乳清蛋白、血浆蛋白、动物内脏如肝脏、肠膜等。植物源蛋白质和脂肪主要来源于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种子或加工副产物。微生物源主要包括由酵母粉和微藻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脂肪和核酸的酵母膏和藻粉。
食用昆虫蛋白将是新型动物饲料蛋白与脂肪来源。2013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了一份报告,《食用昆虫——食品与饲料安全的未来展望》,大力提倡各国开发食用昆虫作为未来人用或动物用新型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减少对土地的依赖,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并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昆虫所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抗菌肽,所含脂肪具有高浓度的月桂酸,以及未知的生长因子等,对人和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都有正面的影响。
昆虫幼虫干虫所含蛋白质达40%或以上,且氨基酸组成合理,适合于家禽和水产等的养殖。昆虫脂肪中,脂肪酸种类繁多,含有多达十种以上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昆虫作为新型饲料蛋白还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上刚刚推出的所谓昆虫饲料蛋白原料其昆虫蛋白质含量低,主要复配植物蛋白、传统动物蛋白质,且脂肪酸含量都相对较低。而初生动物营养强化剂类的产品仍以传统的动物源和植物源蛋白和脂肪组成,并不能有效地给初生动物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供快速生长。
鉴于此,我们开发出营养更为丰富,且更加高效的营养强化剂产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营养强化剂。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昆虫虫卵营养更丰富。相对于昆虫幼虫、成虫或蛹而言,昆虫虫卵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以及未知生长因子的浓度更高,对动物,特别是初生动物、弱小动物的保生长和保健,以及对患病动物的救治效果显著。这些动物包括初生哺乳仔猪、弱仔猪、僵猪等;初生雏鸡、鸭等家禽,水产以及宠物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动物营养强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营养强化剂,包括食用昆虫虫卵。
优选地,所述食用昆虫虫卵为黑水虻虫卵、黄粉虫虫卵、蝇虫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营养强化剂还包括其他动物源营养、植物源营养、微生物源营养、保护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其他动物源营养来源于牛乳、羊乳、鱼粉、鱼膏、禽卵黄、动物肌肉或内脏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植物源营养选自大豆蛋白、油脂或玉米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微生物源营养包括酵母提取物或微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更优选地,所述保护剂包括脱脂乳、海藻糖、甘油、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