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木材粘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005.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定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集县兴建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3/10 | 分类号: | C09J103/10;C09J161/06;C09J151/02;C09J163/00;C09J11/04;C08F251/00;C08F220/56;B27G11/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526499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 木材 底胶 木材胶粘剂 胶水 制备 胶粘剂技术领域 按压 常规淀粉 淀粉胶水 木材表面 持久性 魔芋粉 渗透剂 中间胶 分层 改性 涂胶 固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木材粘接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木材粘接方法是首先在两块待粘接的木材表面涂上上述的底胶,再在底胶上再涂上中间胶,将两块木材再按压牢固,固化后,即可。本发明提供的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它对于木材粘接过程中采用分层涂胶的方式,在与直接与木材接触的面上采用了含有渗透剂的淀粉胶水作为底胶,在底胶之间再采用含有改性魔芋粉的胶水,提高了直接采用常规淀粉胶水导致的木材粘接强度持久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木材粘接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黏剂工业是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展较快的精细化工产业之一。胶黏剂具有使用简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为各行业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木材加工工业的持续发展,木材胶黏剂的用量在持续扩大,品种也在不断增多,而且其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木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木材加工使用胶黏剂主要是人造板制造和木制品生产两大领域,醛类胶黏剂--脲醛树脂(UF)胶、酚醛树脂(PF)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是人造板工业应用最多的三大合成胶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开发环保、无毒型木材胶黏剂是当今发展的主流。CN101824286A公开了一种木材胶粘剂,以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为主要原料,以冰醋酸为催化剂,以聚乙烯醇为改性剂,以纯水为溶剂,在25℃~90℃下共混反应制备而成。CN103122228A公开一种木材用生物油淀粉胶粘剂,该胶粘剂以盐酸和氧化剂对淀粉进行酸解氧化变性,降低淀粉分子量,提高其反应活性;再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在引发剂作用下与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再加入生物油,利用生物油中的酸、醛等物质对骨架结构上化学基团进行修饰,得到胶粘剂主剂;最后加入交联剂和填料制成生物油淀粉胶粘剂;各原料组分质量份如下:淀粉80-120份,盐酸150份,氧化剂2-5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0-20份,引发剂0.3-0.6份,丙烯酰胺10-20份,生物油5-20份,交联剂5-10份,填料10-15份。
但是上述的胶粘剂用于木材粘接时,由于与木板的渗透性不好,导致了粘接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它对于木材粘接过程中采用分层涂胶的方式,在与直接与木材接触的面上采用了含有渗透剂的淀粉胶水作为底胶,在底胶之间再采用含有改性魔芋粉的胶水,提高了直接采用常规淀粉胶水导致的木材粘接强度持久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材胶粘剂组合物,包括有底胶和中间胶;
所述的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将植物淀粉20~25份、水150~200份混合均匀,再加入双氧水15~20份和次氯酸钠水溶液4~7份,进行搅拌;
S12,在S1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5~10份,搅拌,进行糊化反应;
S13,在S1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硼砂1~3份、非离子渗透剂0.5~0.8份、消泡剂0.1~0.3份、增塑剂2~4份、水性酚醛树脂3~6份,高速分散均匀后,得到底胶;
所述的中间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按重量份计,将植物淀粉20~25份、水150~200份混合均匀,再加入双氧水15~20份和次氯酸钠水溶液4~7份,进行搅拌;
S22,在S2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5~10份,搅拌,进行糊化反应;
S23,在S1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改性魔芋粉3~4份、水性环氧树脂1~3份,混合均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集县兴建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怀集县兴建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