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功能多元转换塑料大棚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265.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珑;李晓峰;安燕;邵珠琳;郑洁妮;郑哲帅;雷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30;C08K3/34;C08K3/14;C08K3/22;A01G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乃鑫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 复合薄膜 制备 表面粉末 塑料大棚 填料改性 光功能 大棚 薄膜 光合作用 光触媒杀菌剂 光热转换材料 长余辉材料 农药使用量 白粉病 增产 复合成型 热压工艺 杀菌作用 塑料粉末 温室大棚 组分混合 黑斑病 重量份 转换 补强 延时 发病率 早熟 光照 潮湿 节能 种植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功能多元转换塑料大棚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包含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塑料薄膜50份;塑料粉末10‑20份;长余辉材料10‑30份;光热转换材料1‑10份;光触媒杀菌剂1‑5份;助剂1‑5份;其中,该复合薄膜是采用表面粉末填料改性塑料薄膜制备,所述的表面粉末填料改性是指将除塑料薄膜外的组分混合均匀,再通过热压工艺在塑料薄膜上复合成型。本发明的复合薄膜用作温室大棚,在冬季可比普通大棚提高2‑3℃,自然的光照补强、延时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植物的增产、早熟。薄膜的杀菌作用可使潮湿的大棚内减少白粉病、黑斑病等的发病率,降低农药使用量,使大棚种植实现绿色、节能、环保、增产的多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薄膜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热转换、转光、储光及保温杀菌功能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元改性的塑料复合薄膜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农膜年需求量达七十万吨左右,大棚种植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如能充分提高大棚膜对自然光线的利用率,在不增加能耗、人工、化肥和农药的前提下就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收,无疑将为解决我国农耕面积紧缺、环境污染问题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长余辉材料是一种以稀土离子为激活剂的碱土铝(硅)酸盐或硫氧化钇等,其中Y2O2S:Eu3+,Ln为红光余辉材料,Sr2MgSi2O7:Eu2+,Dy3+为蓝光余辉材料。长余辉材料能够在一定光照时长下接收并存储外界光辐射的能量,并在一定温度(室温)中以可见光的形式向外界发射所存储的光能的光致发光材料。自从1975年日本率先研发出硅酸盐长余辉材料Zn2SiO4:Mn,As,此后不同余辉时间更长、余辉效果更好、余辉颜色不同的长余辉材料被相继的研发,但直至2007年才有报道将长余辉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和成像的研究,而在农业技术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则鲜有报道。
光热转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再通过等离子体共振或者能带跃迁来产生热量的新型功能材料。光热转换材料多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等利用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中,也可用于人体医疗、在红外光照射下高效低毒的杀死肿瘤细胞,能间接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种开源节流的功能材料。然而将光热转换材料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领域的报道则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农膜的利用率,在不增加能耗、人工、化肥和农药的前提下,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功能多元转换塑料大棚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包含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其中,该复合薄膜是采用表面粉末填料改性塑料薄膜制备,所述的表面粉末填料改性是指将除塑料薄膜外的组分混合均匀,再通过热压工艺在塑料薄膜上复合成型。
所述的塑料薄膜选择聚乙烯膜、改性聚丙烯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或它们的混合物膜。
所述的塑料粉末选择聚乙烯、改性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长余辉材料为发红光或蓝光的以稀土离子为激活剂的碱土铝(硅)酸盐或硫氧化钇等,其用量占复合薄膜质量的5-30%;优选为10-15%。长余辉材料既为储光材料、又为光转换材料;日光下将可见光转换为红光或蓝光,夜晚可将储存的光能释放,起到照明和补充光照的作用。优选的,红光余辉材料为Y2O2S:Eu3+,Ln,蓝光余辉材料为Sr2MgSi2O7:Eu2+,Dy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