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硅被动氧化层厚度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293.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赢;罗晓光;俞继军;邓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被动 氧化 厚度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氮化硅被动氧化层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假设氮化硅材料只与氧气发生反应且化学反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建立起Si3N4氧化的热力学模型进而构建氮化硅被动氧化预测模型;所述的被动氧化预测模型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气体边界层、致密氧化层、多孔氧化层和原始材料层;
(2)根据热力学模型中每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结合反应后气体总压等于环境压强的原则,计算反应后SiO2的蒸汽压;
(3)根据反应后SiO2的蒸汽压,计算致密氧化层与气体边界层交接面的SiO2浓度,进而得到该边界层的O2浓度
(4)氧化过程中,假设在原始材料层与多孔氧化层之间的交界面反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采用Barin的热力学数据,得到该交界面的氧分压,进而得到该交界面的O2浓度
(5)根据气体的扩散通量守恒以及反应的热化学平衡守恒原则,根据步骤(3)、(4)确定的O2浓度,计算氧化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力学模型如下:
Si3N4(s)+3O2(g)=3SiO2(l)+2N2(g)
Si3N4(s)+3O2(g)=3SiO2(g)+2N2(g)
SiO2(l)=SiO2(g)
Si3N4(s)+3/2O2(g)=3SiO(g)+2N2(g)
2SiO2(l)=2SiO(g)+O2(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后SiO2的蒸汽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表示化学反应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氧分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表示 化学反应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层厚度L计算公式如下:
L=q1L2;
式中,L表示多孔氧化层、致密氧化层的总厚度,L2表示多孔氧化层、致密氧化层和气体边界层的总厚度;q1表示氧化层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O2在致密氧化层中的扩散系数,表示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表示气体边界层的外表面的氧气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氧化层、致密氧化层和气体边界层的总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SiO2的分子量,表示SiO2的密度;f表示多孔氧化层的孔隙率,t表示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取值范围为0.01-0.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取值为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2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