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537.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区森德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12;C08L29/04;C08L25/10;C08L39/06;C08L5/16;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3/34;C08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剂 地膜 可降解 增氧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光催化降解 复合地膜 热降解 抗菌 制备 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聚乙烯醇 抗菌功能 农业领域 自然降解 润滑剂 透气 保水 | ||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地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0‑50wt%,聚丙烯35‑55wt%,聚乙烯醇3‑7wt%,热降解促进剂0.5‑1.5wt%,光催化降解促进剂0.5‑1.5wt%,硅烷偶联剂0.25‑0.75%,抗菌增氧颗粒4‑8wt%,润滑剂0.5‑2.5wt%。本发明的地膜采用自然降解性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同时还含有热降解促进剂和光催化降解促进剂,进一步提高地膜的可降解能力。此外,抗菌增氧颗粒使得地膜具有保水、透气、增氧、抗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种植物处于幼苗阶段时,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尤其是根部的生长特别快。快速的生长需要根部吸收大量的水和养分,而吸收水和养分主要依靠根部进行大量呼吸作用来提供能量。因此为了增强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需要经常松土,保持土壤蓬松,增加含氧量。但是同时由于幼苗较为脆弱,通常需要覆盖地膜来进行对土壤进行保温、保水。如此一来,覆盖地膜后便无法便捷地进行人工松土了。为此人们研发出了埋于土壤中能够释放氧的增氧剂。如公开号为CN131957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生物肥料磷细菌收率的方法。在用于磷细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中,除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外,还加有增氧剂,该方法可及时补充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对氧气的大量需求,提高营养源的利用率,从所消耗的单位基质中获得最大收获量的产物,提高菌体生产繁殖的速度和数量,与传统发酵方法相比,能提高磷细菌收率1-5倍,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肥效。但是其增氧剂的作用是为细菌呼吸提供氧,而不是为植物根部,因此氧释放量以及释放时效对于苗木来说不适用。并且,上述的增氧剂容易在初期就大量释放,不具备稳定的缓释效果,导致增氧时效短。
此外,由于苗木的根系较嫩,容易遭受菌类、虫类侵害,因此一般需要施加抗菌剂、杀虫剂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抗菌剂、杀虫剂均为人工化学合成类的试剂,比如常用的杀虫剂有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等等,常用的抗菌剂有百菌清、甲霉灵、万霉灵等等。虽然这些试剂的杀虫、抗菌能力显著,但是其容易残留于植物以及土壤中,其对人体有害,不够环保。对于果蔬等食用作物来说,农药残留量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植物来说,土壤中残留大量农药会使土壤干硬化、裂化,从而导致肥力下降。而且现有的抗菌剂、杀虫剂一般都是配成液体后以定期喷洒的方式进行施加。如此较为费力费时,效率低下。而且覆盖地膜后,也为喷洒抗菌剂、杀虫剂带来了不便,且由于地膜的覆盖,吸收率低。
另一方面,现有的地膜多为难以降解的塑料地膜,不够环保,且回收费时费力,不够方便。而且现有的塑料地膜普遍保水、透气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本发明的地膜采用自然降解性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同时还含有热降解促进剂和光催化降解促进剂,进一步提高地膜的可降解能力。此外,抗菌增氧颗粒使得地膜具有保水、透气、增氧、抗菌功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0-50wt%,
聚丙烯35-55wt%,
聚乙烯醇3-7wt%,
热降解促进剂0.5-1.5wt%,
光催化降解促进剂0.5-1.5wt%,
硅烷偶联剂0.25-0.75%,
抗菌增氧颗粒4-8wt%,
润滑剂0.5-2.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区森德家庭农场,未经重庆市江津区森德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