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166.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涛;吴佳玮;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3/54 | 分类号: | G01P3/54;G01P3/481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感应 速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场单元(4),安装于被测对象上,用于产生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第一磁场为磁场轴线与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相同的磁场,第二磁场为为磁场轴线与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相同的磁场;
感应单元(1),包括横向感应导体阵列(11)和纵向感应导体阵列(12),横向感应导体阵列(11)为在同一平面平行排列的多个横向矩形导体,纵向感应阵列(12)为在同一平面平行排列的多个纵向矩形导体,所述横向感应导体阵列(11)中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与所述纵向感应导体阵列(12)中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垂直,在由磁场单元(4)产生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使横向感应导体阵列(11)和纵向感应导体阵列(12)中穿过的磁通量为变化的,每个横向矩形导体输出第一交变电压信号,每个纵向矩形导体输出第二交变电压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2),与感应单元(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一交变电压信号的和所述多个第二交变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交变电压信号、多个第二交变电压信号、所述两相邻横向矩形导体之间的间距和所述两相邻纵向导体之间的间距确定被测对象的速度;
将每个第一交变电压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获得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将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作为被测对象经过该横向矩形导体中心的时刻,根据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和各横向矩形导体间距确定被测对象在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
将每个第二交变电压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获得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将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作为被测对象经过该纵向矩形导体中心的时刻,根据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和各纵向矩形导体的间距确定被测对象在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
所述横向矩形导体在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尺寸远大于磁场单元在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尺寸,使得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磁场在横向矩形导体中穿过的磁通量为零;
纵向矩形导体在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尺寸远大于磁场单元在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尺寸,使得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磁场在纵向矩形导体中穿过的磁通量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横向矩形导体之间的间距和两个相邻纵向矩形导体之间的间距根据速度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确定。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速度测量装置实现的速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感应单元布置于处于运动状态且设有磁场单元的被测对象的行程上时,由磁场单元产生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共同作用,在感应单元中的每个横向矩形导体上产生第一交变电压信号,在感应单元中每个纵向矩形导体上产生第二交变电压信号;
(2)将每个第一交变电压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获得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将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作为被测对象经过该横向矩形导体中心的时刻,根据每个横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和各横向矩形导体间距确定被测对象在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
将每个第二交变电压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获得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将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作为被测对象经过该纵向矩形导体中心的时刻,根据每个纵向矩形导体的磁通量曲线为零的时刻和各纵向矩形导体的间距确定被测对象在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
(3)根据被测对象在横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和在纵向矩形导体排列方向的速度获得被测对象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摩擦系数的数据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方便破损检测的散热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