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243.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槐;梁霄;陈梅;郭姝萌;张兰英;张慧敏;胡威;李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9/46 | 分类号: | C09K19/46;C09K19/20;C09K19/12;C09K1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武玥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组合物 胆甾相 近晶相 液晶化合物 联苯氰类液晶 苯基环己烷 手性化合物 任意调节 双环己烷 混合物 共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本发明将联苯氰类液晶化合物与适合的苯基环己烷类液晶化合物和双环己烷类液晶化合物进行共混,并在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手性化合物,得到了SmA~N*转变温度可在12℃~35℃任意调节的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其可以用于制备智能温控调光膜。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日益枯竭预期的强化,能源供需矛盾突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解决能源紧缺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新型高效节能材料的开发使用是一种从根本上大幅减少能耗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大的节能潜力。液晶材料可以对温度、电场、磁场等外界变化进行相应,因此,在智能节能材料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根据分子排列的方式和有序性的不同,液晶可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近晶相液晶分子排列成层,在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其方向可垂直或倾斜与层面,因为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近晶体。但分子质心位置在层内无序,可以自由平移,从而有流动性,然而粘度很大。在向列相液晶分子结构中,如果没有外部取向(即表面边界和场)的影响,分子长轴基本上保持平行,但质心位置比近晶相更混乱,具有相当大的流动性。胆甾相液晶实际上是向列相液晶的一种特殊状态,也叫做手性向列相液晶,这类液晶分子呈扁平形状,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相互平行,分子长轴平行于层平面;不同层的分子长轴方向稍有变化,相邻两层分子,其长轴彼此有一轻微的扭曲角,多层分子的排列方向逐渐扭转成螺旋线,并沿着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状结构。
利用液晶分子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的相态这一特点,可以制备出智能温控调光材料,这种材料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可以自身感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从而在光透过和光散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可逆的转变,因此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材料,并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薄膜材料,汽车贴膜材料等领域。文献(Liq.Cryst.,2000;27[12];1695)中采用将液晶S6与液晶E48进行共混,得到了具有SmA~N*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并将该液晶组合物与液晶性可聚合单体、手性化合物SLI-4572、光引发剂组成混合物,制备出在低温时光透过,高温时光散射的液晶薄膜,但是该文献中所使用的液晶组合物转变温度较高,液晶相温度范围窄,不适合实际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1362949B采用联苯氰类液晶与向列相小分子混晶SLC1717进行共混,并添加适量的手性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液晶相的温度范围,但是该液晶组合物的相转变温度依然高于35℃,清亮点约为55℃,依然无法实际应用,而且SLC1717为商用类液晶,成本较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4130783A采用联苯氰类液晶与二苯乙炔类液晶、含氟类液晶等进行共混,得到了具有SmA~N*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但是该液晶组合物的相转变温度高于24℃,用该液晶组合物制备的智能温控调光膜依然无法适用于一些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总体而言,目前多种液晶材料的混配方法依然无章可循,为得到具有SmA~N*相转变的液晶材料,一般都是通过将具有近晶相的小分子液晶单体与具有向列相的小分子液晶单体进行共混,通过大量的实验,控制相应液晶单体的组分,来或得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异的液晶材料,如较低的相转变温度,高介电常数、低粘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具有相转变温度低,相变温度可任意调节,材料体系成本较低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第一组份,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包含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第五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