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4303.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洪霞;杜霞;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黄色葡萄球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羟基苯甲酸 快速检测 速冻食品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 线性关系曲线 磷酸水溶液 等度洗脱 色谱条件 水体样品 线性关系 响应 流动相 色谱柱 体积比 波长 进样 洗脱 乙腈 读出 水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多份不同已知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2)按以下色谱条件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2,5‑二羟基苯甲酸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响应值的依从关系为线性关系,其中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由体积比为10~20∶90~80的A液和B液组成,其中A液为乙腈,B液为0.03~0.07%体积的磷酸水溶液,洗脱时为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05~235nm;3)将待测水体样品进样,将响应的2,5‑二羟基苯甲酸浓度值利用已有的线性关系曲线,读出待测水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检测仅需3小时;检测限可达10000cfu/mL。
技术领域
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速冻食品中的存在量,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
目前,对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检测的主要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平板稀释法、MPN法、血球板计数法、浊度法等,这些方法也是国内外大多数检测机构使用的方法。但这些常规检测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着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以及检测灵敏度不高等不足。如平板计数法要对未知样品连续做3~4次10倍稀释,才能得到合适的平板菌落数,每个样品需做6~8个平板,当样品数很多时,检测工作量相当大,而且需要48h才能获得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兼性菌,无论氧气存在与否,都能存活。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过程中,当有空气氧存在的时候,氧分子被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物质还原并转变成羟基自由基。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水杨酸,羟基自由基将水杨酸氧化成多元酚化合物(主要为2,5-二羟基苯甲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2,5-DHBA),且产生的多元酚化合物的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成正比关系(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分析化学研究,2006届研究后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只要多酚化合物能够得以检测,则可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检测灵敏度高。
本发明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含水杨酸的培养液中代谢时能够产生多元酚(主要为2,5-二羟基苯甲酸),且产生多元酚的含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呈正比的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经培养后的菌液中的2,5-二羟基苯甲酸含量,根据2,5-二羟基苯甲酸含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变化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对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多份不同已知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
2)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依从关系
2.1)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色谱柱 ;
流动相:由体积比为10~20:90~80的A液和B液组成,其中A液为乙腈,B液为0.03~0.07%体积的磷酸水溶液,洗脱时为等度洗脱;
检测波长:205~235nm;
2.2)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2,5-二羟基苯甲酸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响应值的依从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