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猪肉粗糙坚硬色暗的猪肉改良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4355.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云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20/111;A23K20/121;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58;A23K20/163;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猪肉 粗糙 坚硬 液体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猪肉粗糙坚硬色暗的猪肉改良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做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不仅是人重要的口粮资源、动物的能量饲料,也是食品、纺织、医药、畜牧饲料添加剂工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普遍易感染霉菌毒素,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故有专家称当今霉菌毒素是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豆粕作为畜禽日粮的主要蛋白质原料,在传统的猪日粮中占20%-30%比例,而中国80%左右的大豆需用进口,豆粕定价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随着中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急需改进,如何就地取材、广辟饲料资源取代价格高昂的玉米、豆粕,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是摆在国人和从事动物营养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次粉又称黑面、黄粉,是以小麦为原料提取的精特粉等人用面粉去掉表皮后,含有小麦二层皮和少量尾麸,口感稍差的次级黑面。其蛋白质在14%-15%,猪消化能近似玉米,含亚油酸1.7%-1.8%,各种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2-3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均高于玉米,尤其胡萝卜素达3.0mg/kg,是玉米的4倍,并含有多种未知因子,从营养角度分析,用次粉全部代替玉米和大部分豆粕是可行的。在《次粉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作者对小猪、中大猪、母猪通过设计次粉与浓缩料、麸皮配合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喂,以实现次粉营养价值的提升。纵览此方案,就会轻而易举地发现此方案中存在着几个不足:一是饲料配方所使用的原料过于单一,制得的饲料营养不十分丰富,这对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升不是十分有利;二是作者对原料的处理不够精细,导致产品的口感、味觉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猪的食欲;三是饲料的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调节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状态,四是饲料的适口性较差,不能引起猪的采食兴趣,容易导致厌食症。因此,本发明对其做了改进,在处理过程中引入了辅料的配合从而补充了次粉营养含量的不足,并增加了对原料的处理和加工,饲料制成液体状形态,更有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和适口性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猪肉粗糙坚硬色暗的猪肉改良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猪肉粗糙坚硬色暗的猪肉改良液体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次粉720-780、玉米秸膨化粉54-58、南瓜皮渣34-36、食盐1.4-1.6、氨基酸螯合铁0.5-0.7、苜蓿皂甙0.02-0.05、籽粒苋23-26、松针16-18、豆粕100-120、桑白皮发酵物5-6、海藻酸钠1.4-1.8、香蒲5-6、石榴花3-4、胡椒籽2-3、马铃薯渣74-78、桑葚渣23-26、阿魏酸1.4-1.5、山梨糖醇0.5-0.7、活性乳酸菌粉0.4-0.5、葡萄糖酸钙1.3-1.5、褐藻发酵粉13-15、香菇蛋白粉2-3、肉桂油0.5-0.8。
所述的改良猪肉粗糙坚硬色暗的猪肉改良液体饲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次粉与玉米秸膨化粉、南瓜皮渣混合粉碎,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总重量4-6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设置反应釜的温度为110-115℃、搅拌转速为240-280r/min,保温搅拌40-6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96-98℃,并向里面加入食盐、氨基酸螯合铁、苜蓿皂甙混合,继续搅拌反应3-4h,再对反应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改性次粉;
(2)将籽粒苋、松针与其重量份3-5倍的水混合破碎成浆,然后加入到豆粕中搅拌混匀,在90-95℃温度下加热40-60min后取出,向里面加入桑白皮发酵物、海藻酸钠混合,再放入烘焙箱中,设置温度为150-160℃,烘焙20-25min后取出粉碎,得到改性豆粕;
(3)将香蒲、石榴花、胡椒籽混合,加入其重量份3-5倍的水浸提50-60min,过滤保留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马铃薯渣和桑葚渣混合,加热至85-88℃,保温15-20min,取出,再与阿魏酸、山梨糖醇混合,装入桶中密封保藏20-24h,得到改性马铃薯渣;
(4)将改性次粉、改性豆粕及改性马铃薯渣放入发酵罐中,加入总重量8-10倍的水混合,然后开启搅拌器,设置转速为150-160r/min,升高罐温至36-40℃并进行保温,向罐中加入活性乳酸菌粉搅拌混匀,持续搅拌发酵58-64h,在发酵24h后,将葡萄糖酸钙、褐藻发酵粉和香菇蛋白粉加入发酵罐中一起发酵,发酵过程中,维持pH在5.5-6.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云,未经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