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加固铁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5425.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秋;汤波;孙阳;周路舟;王禹;姜钟杰;张昆朋;金勇;宁宇;韩勋;李铁男;吴迪;吴振生;苗名臣;张亮;于浩;刘刚;郭庭;唐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E01B29/06;E01B29/10;E01B29/40;E01B2/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半径曲线 木枕 缓和曲线 组合结构形式 工程施工 横向滑移 横向扭矩 混凝土枕 间距要求 结构技术 曲线地段 施工效率 线路加固 行车安全 梁端头 品字形 原线路 保证 顶死 短木 钢轨 钢枕 滑移 埋入 内壁 纵梁 铁路 松动 行车 并用 抵抗 缓和 参考 积累 施工 | ||
一种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加固铁路的方法,采用特制木枕,并用U型螺栓将木枕锁定于D型便梁上方,用短木把特制木枕和D型便梁纵梁内壁顶死以防U型螺栓松动发生横向滑移,从而保证线路双轨稳定,同时调整原线路的混凝土枕落于D型便梁钢枕之间,保证线路双轨横向间距要求,采用在D梁端头加设埋入品字形钢轨,对D型便梁进行固定,抵抗曲线地段行车横向扭矩产生的线路滑移,采用该组合结构形式进行小半径曲线及缓和区段的线路加固,可以保证线路要素不变和行车安全。宽泛了D型便梁的使用条件,降低了造价,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结构技术风险和施工风险。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积累了经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加固铁路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城市交通量呈级数递增,考虑到城市发展,城市道路越来越宽,由于下穿式立交可以节省占地及造价,且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影响较小(如采光等),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当桥位于铁路站场内,交叉位置线路为曲线及缓和曲线地段,且曲线半径较小,均小于D型梁的使用条件,且D型梁适应不了缓和曲线段外轨超高变化。并且如果同时存在位置有交叉渡线,若使用工字钢纵横抬梁加固铁路,不能保证交叉渡线位置线路的变形在规范允许值内,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加固铁路的方法,采用特制木枕,并用U型螺栓将木枕锁定于D型便梁钢枕上方,用短木把特制木枕和D型便梁纵梁内壁顶死以防U型螺栓松动发生横向滑移,从而保证线路双轨稳定,同时调整原线路的原混凝土枕落于D型便梁之间,保证线路双轨横向间距要求,采用在D梁端头加设埋入品字形钢轨,对D型便梁进行固定,抵抗曲线地段行车横向扭矩产生的线路滑移,采用该组合结构形式进行小半径曲线及缓和区段的线路加固,可以保证线路要素不变和行车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总存在的采用现有方法适应不了缓和曲线段外轨超高变化且不能保证交叉渡线位置线路的变形在规范允许值内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加固铁路的方法,其步骤为:
1)、前期准备:
1a)、计算加固范围内,D型便梁落入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内的钢枕根数,采用外侧纵梁支墩高于内侧的设置方式实现曲线超高问题;
1b)、根据缓和曲线外轨超高变化值及位于缓和曲线内D型便梁钢枕根数,制作特制木枕,特制木枕顶面为楔形,且成型后的第n根特制木枕对外轨对应部分比对内轨对应部位厚h/n,其中h为D型便梁加固范围内缓和曲线外轨超高变化总差值;
2)、将特制木枕用U型螺栓及钢板垫固定在D型便梁的钢枕上方,锁定D型便梁和特制木枕,铁路双轨固定于特制木枕上,其中U型螺栓及钢板垫数量和规格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确定;
3)、封锁线路,施工纵梁支墩,品字形布置工字钢;
4)、不拆除原混凝土枕,调整原混凝土枕使其均位于D型便梁钢枕的中间缝中,从而满足线路的轨距要求;
5)、穿入锁定好特制木枕的D型便梁,然后架设纵梁,使用横向限位枕木墩把特制木枕的纵梁内壁顶死以防U型螺栓松动发生横向滑移;
6)、利用纵向限位枕木墩把原混凝土枕和D型便梁钢枕之间塞紧,防止D型便梁钢枕纵向滑移;
7)、将D型便梁端头埋入工字钢,进行固定;
8)、利用道钉将路线钢轨锁定于特制木枕上,
9)、加固完成后,线路开通,运营速度限速45km/h。
所述的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还有以下步骤:在现场先进行预组装,确保各部件尺寸和数据满足线路的线形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摆动式节能道路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