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提式恒压细水雾‑气体两用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596.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陈宝辉;李波;谭艳军;吴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68 | 分类号: | A62C13/68;A62C13/7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恒压细 水雾 气体 两用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提式消防灭火器,具体为一种可以恒压输出细水雾、并可实现细水雾和气体灭火切换双用的灭火器。
背景技术
现今常用的手提式灭火器包括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其中,干粉灭火器中充装无机盐类干粉类灭火药剂,灭火原理包括物理性原理的隔绝氧气和窒息火焰灭火,以及化学性原理的抑制燃烧反应自由基和活性基团,使燃烧火焰中断。泡沫灭火器中填充泡沫型灭火药剂,利用泡沫喷头压力喷出产生大量泡沫,依靠物理原理覆盖在燃烧物表面,窒息火焰。二氧化碳灭火器中利用惰性气体的窒息作用和一定的冷却作用灭火,由于灭火后残留量少,适合应用于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发火灾。但是这些灭火器都有局限性,如干粉灭火器只适合常规的A、B类火灾,并且降温效果差、环境污染大、后处理困难;泡沫灭火剂主要针对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且不能扑救水溶性的B类火灾,如醇、酯、酮、醚等物质的火灾,也不能扑救C类和带电E类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能力较一般,开阔空间下气体容易逸失,并且在较高浓度下对人体存在窒息危险。因此,现今需要开发灭火能力更强、火灾扑救类型更广的高效灭火器。
细水雾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灭火技术,该技术利用细水雾喷头在较高压力下将水流分解为直径Dv99(体积分数为99 %的粒径)小于1000微米的雾滴进行灭火,灭火效率可达到传统水喷淋技术的5-10倍。细水雾灭火技术的灭火原理包括火焰冷却、隔氧窒息、衰减热辐射、动力学作用。细水雾灭火技术对A、B、C类火灾均有很好的灭火效果,并且可以扑救水溶性的B类火灾。而且,由于细水雾雾滴直径很小,其雾滴间相互隔离且较大的空气间隙使细水雾的带电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可应用于带电E类火灾的防治。
专利201020153410.7公布了一种气囊型便携式细水雾灭火器,该灭火器包括灭火剂供给包和灭火枪,其在压力气瓶中设置灭火剂囊,通过压力气体的气压将灭火剂压力输出,并外置压力表和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出压力,实现细水雾的恒压输出。但是,该结构设计对灭火剂囊的质量要求很高,一旦有细微的破损,整个灭火器将失去功效。同时,该灭火器的装配较复杂,拆装不方便,结构不紧凑。而且,该设计只能实现单一的细水雾灭火功能,不能实现气体灭火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细水雾灭火和气体灭火两种功能的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能以持续恒定的压力喷射细水雾,细水雾的雾化质量高且稳定,灭火能力强,带电安全性能高。同时,该灭火器通过简单调节,可以实现气体灭火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提式恒压细水雾-气体两用灭火器,包括装有高压气体的储气瓶和装有灭火药剂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瓶口通过耐压软管连接一细水雾喷枪,所述储气瓶的瓶口处设有启动阀门,所述启动阀门的出口处设有相连通的减压器和定压输出阀,所述定压输出阀的出口通过一气体输出管道将所述储气瓶和储液瓶的瓶口连通,所述气体输出管道上设有气体喷嘴以及气液转换阀门,通过切换所述气液转换阀门,储气瓶中的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减压器和定压输出阀降至恒定压力后,能选择性地通过气体喷嘴喷出气体灭火,或是将储液瓶中的灭火药剂通过内设的虹吸管压力输出并通过细水雾喷枪恒压雾化喷出灭火。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储气瓶中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气体喷嘴为发散式气体喷嘴。
优选的,所述发散式气体喷嘴设于所述气液转换阀门上并带动气液转换阀门的切换,调节发散式气体喷嘴朝上时,气液转换阀门为切断状态,实现喷出气体灭火;调节发散式气体喷嘴朝下时,气液转换阀门为连通状态,实现喷出细水雾灭火。
优选的,所述启动阀门上设有压把和压力表,所述压把上设有保险栓。
优选的,所述储液瓶外侧设有夹带,所述细水雾喷枪夹设于所述夹带和储液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