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081.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5/00;F04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泵 装置 | ||
一种叶片泵装置包括:旋转轴;以及泵单元,其在多个排放压力下排放油,在所述多个排放压力中的第一排放压力下朝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向一侧排放所述油,并且在所述多个排放压力中的第二排放压力下朝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另一侧排放所述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片泵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JP-A-2013-50067所公开的叶片泵中,排放端口分别设置在在穿过转子的中心的直径方向上朝向彼此的两个位置上,这两个排放端口之一被称为主排放端口,而另一个排放端口被称为次排放端口。主排放端口连接至排放通路和排放端口以便正常向流体装置供应排放油。次排放端口经由连通通路与排放通路和排放端口连通。
JP-A-2011-196302公开了一种叶片泵,其包括切换阀,切换阀在完全排放位置与半排放位置之间切换,在完全排放位置,工作流体在主要区域和次要区域中吸入和排放,在半排放位置,仅在主要区域中吸入和排放工作流体。切换阀切换引入到次要区域中叶片的工作流体的压力使得在半排放位置,叶片向转子收缩并且朝着远离凸轮环的内周向凸轮表面的方向移动。
发明内容
由于具有不同排放压力的工作流体的单独通路需要形成于在多个排放压力下排放工作流体的叶片泵装置中,所以叶片泵装置的形状是复杂的,并且叶片泵装置的体积增大,这是一个问题。从节省其中安装叶片泵装置的车辆空间的角度和确保部件而非叶片泵装置设置在其中的车辆空间的角度看,期望叶片泵装置是紧凑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叶片泵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泵装置,其包括:旋转轴;以及泵单元,其在多个排放压力下排放工作流体,在所述多个排放压力中的第一排放压力下朝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向一侧排放所述工作流体,并且在所述多个排放压力中的第二排放压力下朝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另一侧侧排放所述工作流体。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紧凑型叶片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的叶片泵的外部视图。
图2是示出从壳覆盖物侧观看的叶片泵的构造部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从壳侧观看的叶片泵的构造部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叶片泵的高压油的流动路径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叶片泵的低压油的流动路径的截面图。
图6A是示出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一侧观看的转子、叶片和凸轮环的视图。图6B是示出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另一侧观看的转子、叶片和凸轮环的视图。
图7是示出在每个旋转角位置从旋转中心到凸轮环的内周向凸轮环表面之间距离的曲线图。
图8A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一侧观看的内板的视图。
图8B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另一侧观看的内板的视图。
图9A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另一侧观看的外板的视图。
图9B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一侧观看的外板的视图。
图10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一侧观看的壳的视图。
图11是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另一侧观看的壳覆盖物的视图。
图12是示出高压油流动的视图。
图13是示出低压油流动的视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在内板高压侧凹部与内板低压侧凹部之间关系,在内板高压侧通孔与内板低压侧凹部之间关系的视图。
图15是示出在旋转方向上内板低压侧吸入上游分隔件大小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方法
- 下一篇:叶片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