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9279.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宇;周正奇;曹华;曹瑾;鲁晓醒;周鑫宇;张凤英;于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井吨液 百米 耗电量 敏感 因素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属于采油能耗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实验抽油机井的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建立其与数量的关系图,从该图中能够得到具有特定值的吨液百米耗电量的实验抽油机井的数量;由图获取对应最多数量的实验抽油机井的吨液百米耗电量的临界值;获取影响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的敏感因素,并对每一种敏感因素与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线性拟合成线性回归方程,将临界值分别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确定敏感因素的分界点;获取目标抽油机井的敏感因素,并与敏感因素的分界点进行比较,确定目标抽油机井是否优先增效。该分析方法简单,可以直观、准确地分析出优先增效的抽油机井,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能耗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采油时,抽油机及抽油杆带动抽油泵的柱塞上、下往复运动,以将原油举升至油井口。抽油机及抽油泵等动力设备均需要电动机给予动力,才能完成抽油机的上下两个冲程及抽油泵将原油举升至油井口。但在抽油泵泵效等敏感因素的影响下,抽油机在采油过程中的耗电量大,导致采油成本高,因此在保证日产液量的前提下有必要降低抽油机井的能耗。目前主要以吨液百米耗电量(即把1吨液体从油井内提升100米所消耗的电能)来评价一个抽油机井的能耗,然后判断该抽油机井是否为可挖掘的待优化增效的抽油机井,所以提供一种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吨液百米耗电量为目标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需要编制采油数据软件,以实现大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结果呈现的载体等。将获取的抽油机井的吨液百米耗电量及其数量输入采油数据软件中,该软件将会分析出与吨液百米耗电量相关联的多个敏感因素的指标范围,并且可以预测吨液百米耗电量的变化趋势,为优化增效抽油机井提供了技术指导。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分析方法需要使用相应的采油数据软件,分析方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简单、可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井吨液百米耗电量敏感因素的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油田中预先选取预定数量的实验抽油机井,并获取每个所述实验抽油机井的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建立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与实验抽油机井数量的关系图,从所述关系图中能够得到具有特定值的吨液百米耗电量的实验抽油机井的数量。
步骤b、根据所述关系图,获取对应最多数量的所述实验抽油机井的吨液百米耗电量值作为临界值,将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大于所述临界值的所述实验抽油机井作为优先增效的实验抽油机井。
步骤c、获取影响所述实验抽油机井的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的敏感因素,并对每一种所述敏感因素与所述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将所述吨液百米耗电量的临界值分别代入每一个所述线性回归方程中,确定每一种所述敏感因素的分界点。
步骤d、获取目标抽油机井的敏感因素,并与所述敏感因素的分界点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目标抽油机井是否优先增效。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关系图为频率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其中,横坐标为所述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左纵坐标为所述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的等距区间内所述实验抽油机井的数量,右纵坐标为具有相同所述实际吨液百米耗电量的所述实验抽油机井的数量占所述实验抽油机井总数量的百分比;将所述正态分布图最高点对应的吨液百米耗电量作为所述吨液百米耗电量的临界值。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α、将所述频率直方图-正态分布图中的所述频率直方图进行第一次细分,同时得到对应的正态分布图,确定所述吨液百米耗电量的第一临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9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