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9382.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永锋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K9/70;A61P27/02;A61K35/618;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眼疾 中药 | ||
1.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夏枯草3~5、决明子3~5、珍珠2~3、丹参2~3、菊花3~5、密蒙花3~5、蒺藜3~5、石斛1~2、木贼3~5、太子参2~3、川芎3~5、熟地黄3~5、白术3~5、茯苓3~5、薄荷3~5、万寿菊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夏枯草4、决明子4、珍珠2.5、丹参2.5、菊花4、密蒙花4、蒺藜4、石斛1.5、木贼4、太子参2.5、川芎4、熟地黄4、白术4、茯苓4、薄荷4、万寿菊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麦芽糊精10~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内服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3~17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5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3~17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并加入薄荷脑和冰片,静置备用;
步骤四、浓缩、制粒
将药液通过喷雾干燥蒸发工艺将水分蒸发而制成的提取物,添加麦芽糊精作为辅料,利用制粒设备进行制粒,制得的药粒进行干燥后包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辅助组分,薄荷脑0.15~0.25、冰片0.08~0.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外敷眼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3~17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5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3~17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静置备用;
步骤四、浸泡
在静置的药液中加入薄荷脑和冰片,混合;
取无纺布,将无纺布剪成片状,并将剪裁好的无纺布置于药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3~5分钟,装袋包装,即得所述外敷眼贴;
步骤五、分装
将浸泡好的无纺布片进行真空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永锋,未经潘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93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桌面开关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