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957.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豪;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C01G53/04 |
代理公司: | 44343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杰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正极 材料 前驱 合成 方法 以及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前驱体组成化学式为NixCoyMn1‑x‑y‑zMez(OH)2,其中0.33<X<0.51,0.2<Y<0.33,0<Z<0.02,Me为二价金属与四价金属的混合体。本方案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形貌为薄片状堆积球形形貌,晶体沿001晶面择优生长,暴露易使锂离子扩散的晶面,加快锂离子的脱嵌速率,且特有的薄片状堆积球形形貌增大正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面,材料功率特性优异;同时特有的薄片状堆积球形形貌使得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S含量较普通工艺有明显降低,提高材料结晶性,进一步增强了材料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锂离子在动力汽车领域的应用潮流更是高涨。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轿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00Wh/kg。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而受到格外关注,为满足三元正极材料在电动轿车上的应用,对三元正极材料的功率特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CN201610387492.3通过在三元材料表面进行碳包覆来提高其倍率性,但单纯的碳包覆只能提高电子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的交换速度,并不能提高锂离子从材料表面迁移至内部的速度。现有技术CN201610077022.7通过先合成大单晶微晶,然后调控其团聚程度得到晶簇状三元前驱体,以此来提高三元正极材料高功率应用时的稳定性,但这种密实团聚的晶簇不利于材料内部锂离子的快速扩散,影响三元正极材料高功率性能的发挥。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合成方法,旨在解决由现有前驱体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功率性能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组成化学式为NixCoyMn1-x-y-zMez(OH)2,其中0.33<X<0.51,0.2<Y<0.33,0<Z<0.02,Me为二价金属与四价金属的混合体,所述前驱体NixCoyMn1-x-y-zMez(OH)2的形貌为薄片状堆积球形颗粒,前驱体晶体沿001晶面生长为薄片状,X衍射峰101与001的强度比>0.3。
所述三元材料前驱体掺杂体Me中二价金属与四价金属的摩尔比<0.3。
所述三元材料前驱体掺杂体Me中二价金属为Ca和Mg,Ca与Mg摩尔比例为0.2-1。
所述三元材料前驱体掺杂体Me中四价金属为Zr或Ti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合成方法,前驱体组成化学式为NixCoyMn1-x-y-zMez(OH)2,其中,0.33<X<0.51,0.2<Y<0.33,0<Z<0.02,Me为二价金属与四价金属的混合体,所述前驱体NixCoyMn1-x-y-zMez(OH)2的形貌为薄片状堆积球形颗粒,前驱体晶体沿001晶面生长为薄片状,X衍射峰101与001的强度比>0.3,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