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1111.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肖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绿孔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8/0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管 卡槽 硬质 卡嵌连接 适配 钢管 复合材料制品 新型碳纤维 外侧设置 内壁 凸块 钢管内壁 管道本体 内部设置 实现装置 加强筋 凸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包括管道本体,该装置在外层设置碳纤维管一及在其内部设置硬质钢管,在碳纤维管一内壁设置卡槽及在硬质钢管外侧设置与卡槽适配的凸块,实现二者之间纵向卡嵌连接,在硬质钢管内设置碳纤维管二,在硬质钢管内壁设置卡槽及碳纤维管二外侧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凸环,实现二者之间横向卡嵌连接,在碳纤维管二内设置碳纤维管三,在碳纤维管二内壁设置卡槽及在碳纤维管三外侧设置与卡槽适配的凸块,实现二者之间纵向卡嵌连接,在碳纤维管三内设置碳纤维管四,及在二者之间设置加强筋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这种横纵向并设的卡嵌固定连接,实现装置整体的高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背景技术
管道是现代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工业制品,它的应用广泛而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现有的管道一般都采用普通高强度塑料材质制造而成,但管道的应用领域极广,不同管道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这就需要管道须具备诸如高强度高酸度高碱度等环境中的耐力,而普通材质的管道不具备这种特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碳纤维管一、硬质钢管、碳纤维管二、碳纤维管三和碳纤维管四,所述碳纤维管一位于管道本体的最外层,且碳纤维管一的管道内壁设有若干卡槽一,所述硬质钢管嵌套设于碳纤维管一内部,且硬质钢管的外围设有若干凸块一,所述硬质钢管的管道内壁设有若干卡槽二,所述硬质钢管内部设有碳纤维管二,所述碳纤维管二外侧面设有若干凸环,且碳纤维管二的管道内壁设有若干卡槽三,所述碳纤维管二内部设有碳纤维管三,所述碳纤维管三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凸块二,所述碳纤维管三内部设有碳纤维管四,所述碳纤维管四和碳纤维管三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均连接有若干碳纤维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卡槽一呈等角度辐射状分布,卡槽一的横截面呈U形,且卡槽一的长度和碳纤维管一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凸块一呈等角度辐射状分布,凸块一的横截面呈U形,凸块一的长度和硬质钢管的长度相等,凸块一和卡槽一之间相互一一对应且二者之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槽二的横截面呈环形,在硬质钢管内壁呈线性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凸环在碳纤维管二的外侧表面呈线性等距离排列,凸环和卡槽二之间相互一一对应,且二者之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槽三呈等角度辐射状排列,卡槽三的横截面呈U形,且卡槽三的长度和碳纤维管二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凸块二呈等角度辐射状排列,凸块二的横截面呈U形,凸块二的长度和碳纤维管三的长度相等,凸块二和卡槽三之间相互一一对应,且二者之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呈等角度辐射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外层设置碳纤维管一及在其内部设置硬质钢管,在碳纤维管一内壁设置卡槽及在硬质钢管外侧设置与卡槽适配的凸块,实现二者之间纵向卡嵌连接,在硬质钢管内设置碳纤维管二,在硬质钢管内壁设置卡槽及碳纤维管二外侧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凸环,实现二者之间横向卡嵌连接,在碳纤维管二内设置碳纤维管三,在碳纤维管二内壁设置卡槽及在碳纤维管三外侧设置与卡槽适配的凸块,实现二者之间纵向卡嵌连接,在碳纤维管三内设置碳纤维管四,及在二者之间设置加强筋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这种横纵向并设的卡嵌固定连接,实现装置整体的高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硬质钢管部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绿孔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绿孔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1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混凝土短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少水渣再循环管道母管磨损的内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