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3011.5 | 申请日: | 201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良;赵青青;单选户;白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炉膛 氮氧化物生成 流化床锅炉 炉膛密相区 低氮 温度分布均匀性 氮气 分级燃烧技术 再循环烟气 氮氧化物 强还原性 三级燃烧 耦合 氮氧化 还原性 氧化性 分级 燃料 | ||
1.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流化床锅炉包括一次风机、二次风机、风室、炉膛、旋风分离器、尾部受热面烟道、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再循环风机;所述炉膛下段为变截面密相区、中上段为等截面稀相区;所述尾部受热面烟道内自上而下设有过热器、省煤器、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和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一次风机出口通过一次风管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连接风室左右两侧设有的一次风口入口,二次风机出口通过二次风管连接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入口,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连接的二次风管分成上、下二次风管,上、下二次风管分别连接上、下二次风箱入口;上、下二次风箱出口经上、下二次风支管分别与变截面密相区设有的上、下二次风入口相连,形成炉内空气分级燃烧;引风机出口与烟囱间设有再循环烟气管道,在再循环烟气管道上设有再循环风机,再循环风机出口设有并联再循环烟气分级管道,分别与风室两侧设有的再循环烟气入口、下二次风箱入口端连接,形成再循环烟气分级,再循环风机控制调节烟气总量,再循环烟气分级管道分别设有调节阀调节各分级管道烟气量,其特征在于:在锅炉点火正常运行后,开启再循环风机,依据所述锅炉负荷、炉膛沸下燃烧温度、炉膛出口氧量与NOx浓度高低,输送再循环烟气,同时降低一次风量,增大二次风量,通过再循环风机调控再循环烟气总量,采用再循环分级管道上设有的控制调节阀分别调节一、二级再循环烟气量配比;一级再循环烟气与一次风机输送经一次风空预器预热的一次风在风室内均匀混合后进入炉膛流化床料,在炉膛底部密相区进行低氧燃烧,降低密相区沸下床温,抑制温度型氮氧化物生成,同时生成大量还原性气体CO,形成强还原性气氛区,抑制燃料型氮氧化物生成;二级再循环烟气与二次风机输送经二次风空预热器预热的下二次风经下二次风箱均匀混合后,通过下二次风入口高速射入炉膛密相区中下部,产生强烈吸卷效应,增强该区域内的流体扰动,补充燃烧密相区中的氧量,形成弱还原性气氛区,进一步抑制氮氧化物生成,同时将生成氮氧化物还原;二次风机输送经二次风空预热器预热的上二次风通过上二次风口高速射入炉膛密相区中上部,产生卷吸效应,增强扰动,形成氧化性气氛的燃尽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量、二次风量、再循环烟气量均可调,一次风比、二次风比、再循环烟气比可控制在25%-60%、40%-75%、10%-40%范围内;上、下二次风比调配依据锅炉负荷增加,降低下二次风比、增加上二次风比原则进行;一、二级再循环烟气比依据锅炉负荷与煤种变化分别控制在60%-100%、0%-40%范围内;基于上述一次风和二次风所形成的耦合空气与再循环烟气分级燃烧,在变截面密相区底部形成过量空气系数为0.6-0.8的强还原性气氛,在上下二次风入口之间的密相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8-1.0的弱还原性气氛,在上二次风入口以上炉膛区域形成量空气系数为1.1-1.3的氧化性燃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0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