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售液机及其容器更换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3826.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映山;罗成龙;徐稳;何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得民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7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售液机 及其 容器 更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售液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售液机及其容器更换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并促进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不少厂商开发了针对某些特定种类商品的自助消费终端,如售酒机、售水机等各种售液机。
当前,在某些售液机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选择一次购买小批量的某种品牌的液体。例如,在允许每次只购买小批量酒的售酒机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选择一次购买1两的某珍贵品牌的白酒,这样,消费者每次只需花费较少的钱便可品尝到一些名贵白酒,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然而,当前在更换售液机内部容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造假的现象,从而使得更换后的容器中的液体与表面上标榜的液体信息不相符,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消除容器更换过程中的人为造假现象是目前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售液机及其容器更换方法、系统,有助于消除容器更换过程中的人为造假现象。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售液机的容器更换方法,包括:
获取容器更换指令,然后开启售液机的机门,以便卸下所述售液机内部的旧容器并换上新容器;
当监测到所述机门由开启状态转为关闭状态,则对所述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开启所述新容器的内部与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
若验证失败,则禁止开启所述新容器的内部与所述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的过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旧容器中所盛放的液体与所述新容器中所盛放的液体是否为同一种液体,如果否,则触发管道清洗指令,以对所述售液管道进行清洗。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新容器上的RFID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新容器上的二维码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所述获取容器更换指令的过程,包括: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上预先创建的登录接口,获取管理员用户输入的登录账号密码;
若所述登录账号密码为合法的账号密码,则允许所述管理员用户进入容器更换控制界面;
当获取到所述管理员用户通过所述容器更换控制界面输入的所述旧容器的容器编号,则在所述容器更换控制界面上创建指令触发按钮;
获取所述管理员用户通过按压所述指令触发按钮所生成的所述容器更换指令。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之后,还包括:
利用在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的过程中所获取到的与所述新容器对应的液体信息,对当前所述售液机的可出售液体信息进行更新。
可选的,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进行销毁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售液机的容器更换系统,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容器更换指令;
机门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指令获取模块获取到所述容器更换指令后,开启售液机的机门,以便卸下所述售液机内部的旧容器并换上新容器;
标签验证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机门由开启状态转为关闭状态,则对所述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
通道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标签验证模块针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则开启所述新容器的内部与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当所述标签验证模块针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的合法性验证失败,则禁止开启所述新容器的内部与所述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
可选的,容器更换系统,还包括:
标签销毁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验证模块针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之后,对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进行销毁处理。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售液机,包括前述公开的容器更换系统。
本发明中,售液机的容器更换方法,包括:获取容器更换指令,然后开启售液机的机门,以便卸下售液机内部的旧容器并换上新容器;当监测到机门由开启状态转为关闭状态,则对新容器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进行合法性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开启新容器的内部与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若验证失败,则禁止开启新容器的内部与售液管道之间的连接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得民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得民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