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膝关节外骨骼装置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3980.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坤;李国民;袁密;王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膝关节 骨骼 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柔性膝关节外骨骼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膝关节外骨骼装置包括上连杆(1)、下连杆(2)、柔性关节机构(3)和驱动装置(4),其中,所述上连杆(1)和下连杆(2)通过柔性关节机构(3)连接在一起,所述柔性关节机构(3)包含外环(31)和内环(32)两部分,其中外环(31)和上连杆(1)固连在一起,内环(32)和下连杆(2)固连在一起,内环(32)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环(31)内,下连杆(2)的摆动带动内环(32)在外环(31)内部转动,初始状态下,外环(31)和内环(32)的中心是重合的,旋转过程中,外环(31)和内环(32)的中心有一定的偏移,
所述柔性关节机构(3)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下连杆(2)来实现柔性膝关节的转动,所述下连杆(2)靠近柔性关节结构(3)处设置有永磁体(5),在驱动装置(4)上永磁体摆动范围的两侧设置有线圈(6),每个线圈(6)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三轴磁传感器来测量磁场的大小;
所述驱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永磁体两侧的线圈通电,利用线圈内的三轴磁传感器测量出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产生的磁场之和
S2.根据每个线圈中的实时电流大小,计算出所有线圈在第j个线圈处所产生的磁场BEj,进而计算出所有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所产生的磁场
S3.计算所有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产生的磁场BPj和外骨骼位置s的关系;
S4.根据步骤S2中得到的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所产生的磁场,计算出膝关节外骨骼的实时位置s;
S5.假设外骨骼期望的运动轨迹为si,结合步骤S1中计算得到膝关节外骨骼的实时位置s,根据PD控制算法计算出外骨骼需要的受力F;
S6.计算受力F与控制电流u的关系矩阵;
S7.根据已知需要的受力F与电流u的关系矩阵,反算出线圈中需要通入的控制电流u,通过控制电流u实现膝关节外骨骼的位置控制;
S8.将永磁体两侧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调整为步骤S7中计算出的控制电流大小u,从而膝关节外骨骼转动到达期望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计算永磁体在三轴磁传感器在第j个线圈处所产生的磁场的步骤如下:
由于,
式中,J为线圈中的电流密度,R为第j个线圈的位置,R’为电流密度J的位置,Vi为第i个线圈的所占空间,μ0为真空磁导率,NE为线圈个数;
因此,永磁体在三轴磁传感器处所产生的磁场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计算所有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产生的磁场BPj和外骨骼位置s的关系的步骤如下:
式中,NP是永磁体的数目,mpk是第k块永磁体的磁化强度大小,ljk是第j块线圈中心和第k块永磁体之间的距离,Bnj和Btj分别是永磁体组在第j个线圈处产生的磁场BPj的法向(垂直纸面)和切向(平行纸面)分量,n和分别是Bnj和Btj的方向向量,fpn(ljk)和fpt(ljk)是两个关于ljk的拟合函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膝关节外骨骼的实时位置s的计算步骤如下:
定义函数h(s)如下:
式中,s表示B点位置,Btj和Bnj是根据位置s计算得到的所有永磁体在第j个线圈处产生的磁场的切向和法向分量,和分别是Btj和Bnj的方向向量;
使用最小梯度法寻找目标函数h(s)的最小值,h(s)取最小值时,即计算值和测量值最接近时的s取为B点的实际位置,迭代规则为常数α表示迭代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9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