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4441.9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N1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朱戈胜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卸油槽 密封垫 吸油孔 机油泵体 机油泵 压力油 泵盖 外缘形状 出油孔 防渗漏 结合面 吸油腔 转子孔 不良现象 两道密封 安装孔 内封闭 油泵体 负压 连通 密封 渗漏 渗入 挤压 泄露 相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用于设置在机油泵体和泵盖之间,密封垫的外缘形状与对应机油泵体、泵盖结合面的外缘形状相同,密封垫的上开设有转子孔、出油孔、吸油孔和安装孔,密封垫的正、反面均绕转子孔、出油孔和吸油孔开设有环形卸油槽,环形卸油槽与吸油孔连通。通过设置环形卸油槽,将密封垫分为环内和环外两部分,相当于在机油泵体和泵盖结合面之间构成了内外两道密封带,在机油泵工作时,压力油渗漏到结合面时,先突破内封闭带,进入环形卸油槽中,由于环形卸油槽与吸油孔或腔相通,而吸油腔在工作中产生负压,促使渗入环形卸油槽中的压力油形成挤压,则迅速回到吸油腔中,因此可以防止压力油向机油泵体外泄露的不良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
背景技术
泵的泄露是泵业制造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中、高压泵更为突出,不但泄露机油造成浪费、污染空气,同时造成泵内压力降低、机油量较少,导致泵体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泵以漏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用于设置在机油泵体和泵盖之间,起到防机油渗漏的作用,密封垫的外缘形状与对应机油泵体、泵盖结合面的外缘形状相同,密封垫的上开设有转子孔、出油孔、吸油孔和安装孔,密封垫的正、反面均绕转子孔、出油孔和吸油孔开设有环形卸油槽,环形卸油槽与吸油孔连通;机油泵体的进油腔、出油腔在密封垫上投影位于环形卸油槽的内部。
通过设置环形卸油槽,将密封垫分为环内和环外两部分,相当于在机油泵体和泵盖结合面之间构成了内外两道密封带,在机油泵工作时,形成的压力油渗漏到结合面时,必定先突破内封闭带,进入环形卸油槽中,由于环形卸油槽与吸油孔或腔相通,而吸油腔在工作中产生负压,促使渗入环形卸油槽中的压力油形成挤压,则迅速回到吸油腔中;而外围密封带在无压力油的情况下,不会向体外渗漏,因此可以防止压力油向机油泵体外泄露的不良现象发生。
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垫的厚度为0.15-0.20mm,环形卸油槽的深度为0.04-0.06mm,环形卸油槽的宽度为0.04-0.06mm。
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垫采用四氟乙烯或经过退火处理的铜制成,经退火处理的铜比较软,四氟乙烯或经过退火处理的铜具有一定的弹性,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垫上还开设有定位孔,便于安装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环形卸油槽,将密封垫分为环内和环外两部分,相当于在机油泵体和泵盖结合面之间构成了内外两道密封带,在机油泵工作时,形成的压力油渗漏到结合面时,必定先突破内封闭带,进入环形卸油槽中,由于环形卸油槽与吸油孔或腔相通,而吸油腔在工作中产生负压,促使渗入环形卸油槽中的压力油形成挤压,则迅速回到吸油腔中;而外围密封带在无压力油的情况下,不会向体外渗漏,因此可以防止压力油向机油泵体外泄露的不良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机油泵防渗漏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平移调节的部件的密封环
- 下一篇:一种防腐型APU舱隔板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