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增大电子传递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4661.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十中;张治宇;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74;C12N1/2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增大 电子 传递 融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增大电子传递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中发现的蛋白信息如下:由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铁硫簇,参与电子的传递并传至固氮酶形成H2。实验表明在野生型鱼腥藻7120中表达本发现的蛋白时,转基因藻株能够增大H2的生成。该蛋白的表达所用的启动子受铜离子浓度调控,当过表达株处在缺铜培养基中,H2的积累量与野生株相同。该蛋白在藻株中表达可使糖原的积累量增大,提高藻体生物量的积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增大电子传递的融合蛋白与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并且燃烧后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寻找清洁能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氢能是所有的能源中能量密度最大的能量源,且燃烧后形成水,不会污染环境。特别是在当今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情况下,发展可再生和环境友好性能源是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生产氢的过程中,利用生物产氢是不占用耕地、不消耗粮食,藻类生物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可以生产氢气,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获得氢气的方式之一。但是,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有效提高藻类产H2量。其中,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是丝状蓝藻,是广泛用于光合作用与产H2的重要模式藻种。因此,研究鱼腥藻7120产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能够更好的获得更多的H2,也为其他生物的产氢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人们将基因工程在藻类中应用来提高H2量,在此过程中基因元件是重要的基础。开发具有能够提高藻类产H2能力的新蛋白,不仅可以为工程藻株的设计提供可利用的基因元件,也可以对发展提高藻类产H2的新方法提供依据,并对促进藻类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
固氮酶将氢质子和电子生成H2,但是由于固氮酶是以复合体形式存在,调控其酶的表达量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产氢阶段如何改变细胞中电子的流向,使之更多的流向固氮酶获得更高的H2产量是藻类产氢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大量研究多集中在胞内电子传递链阻断和产氢环境的研究上(比如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删除非目的电子传递链上关键基因或利用缺硫培养环境等等)。但是,产氢过程中的关键酶是固氮酶,本发明拟对固氮酶及其所涉及的电子传递路径做相关修饰以便提高H2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现将鱼腥藻7120的Fd蛋白与nifH蛋白连接形成融合蛋白(FNET1蛋白),能够显著生产更多的H2。不囿于任何理论的,发明人推测FNET1蛋白可以做为电子传递的元件在细胞中行使功能,传递电子至固氮酶反应中心,能够与固氮酶其余亚基形成新的复合体,消耗电子和质子生成氢气,所以FNET1蛋白能够在具有固氮酶的宿主中传递电子后生成H2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大电子传递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蛋白命名为FNET1,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含有铁硫簇。此蛋白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因此,编码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如cDNA、基因组DNA或重组DNA;所述核酸分子也可以是RNA、hnRNA或tRNA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酸分子具体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
具体地,该DNA分子由1191个核苷酸组成,第1至1191位为ORF,编码氨基酸如SEQID No:2所示的FNET1蛋白。
含有上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