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LNG保温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4805.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竺振宇;张红玉;高良军;叶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13/12 | 分类号: | F17C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lng 保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LNG保温罐,旨在解决LNG保冷罐泄漏后易引发爆炸,对人身和财产造成较大伤害的不足。该发明包括保冷罐体、安装台,保冷罐体外侧依次设有缓冲筒、封闭筒,缓冲筒侧壁上设有若干过气孔,过气孔内可转动连接有S形转动叶片,转动叶片上半部分向内弧形凸出且端部靠近过气孔上端内边缘,转动叶片下半部分向外弧形凸出且端部靠近过气孔下端外边缘,封闭筒下端紧密连接有排气管,封闭筒下端设有和排气管连通的排气孔,封闭筒下端盖合有密封盘,密封盘紧密盖合在排气孔外端,密封盘和缓冲筒下端之间连接拉动弹簧,安装台下方的地面上设有缓冲坑,排气管下端延伸到缓冲坑底部,缓冲坑内填埋缓冲树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存储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爆LNG保温罐。
背景技术
LNG是指在常压下为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摄氏度使之凝结成液态的天然气。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存储空间,而且它是一种热值大、清洁、高效的能源。LNG储存时一般是放置在储罐内隔热保温存储的,而一旦发生泄漏,储罐容易出现爆炸的危险。目前使用的很多LNG储罐受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发生泄漏后,极易引发爆炸,不利于人身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LNG保冷罐泄漏后易引发爆炸,对人身和财产造成较大伤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爆LNG保温罐,保冷罐即使发生泄漏也不易发生爆炸现象,有效避免了爆炸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LNG保温罐,其特征是,包括保冷罐体、安装台,保冷罐体外侧依次设有缓冲筒、封闭筒,封闭筒外设有防护墙体,防护墙体设置在安装台上,保冷罐本体与缓冲筒之间以及缓冲筒与封闭筒之间均设有间隙,缓冲筒侧壁上设有若干过气孔,过气孔内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可转动连接有转动叶片,转动叶片和安装轴之间连接有扭簧,转动叶片呈S形结构,转动叶片上半部分向内弧形凸出且端部靠近过气孔上端内边缘,转动叶片下半部分向外弧形凸出且端部靠近过气孔下端外边缘,缓冲筒外壁上过气孔上边缘设有引流板,引流板从上往下朝外倾斜设置,封闭筒下端紧密连接有排气管,封闭筒下端设有和排气管连通的排气孔,封闭筒下端盖合有密封盘,密封盘紧密盖合在排气孔外端,密封盘和缓冲筒下端之间连接拉动弹簧,保冷罐体外壁与封闭筒内壁之间的腔体真空设置,安装台下方的地面上设有缓冲坑,排气管下端延伸到缓冲坑底部,缓冲坑内填埋缓冲树枝。
LNG存储在保冷罐体内,当发生泄漏时,LNG进入保冷罐体外壁与封闭筒内壁之间的腔体内,由于保冷罐体外壁与封闭筒内壁之间的腔体真空设置,因此此时该腔体可以吸收一定的压力,同时泄漏的LNG冲击在转动叶片上,转动叶片上半部分向内弧形凸出,转动叶片下半部分向外弧形凸出,冲击到转动叶片上半部分的气流向外扩散,冲击到转动叶片下半部分的气流积聚,从而推动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下半部分向外转动,转动叶片上半部分向内转动,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冲击力,而引流板的设置对转动叶片上方的气流进行引导,便于气流向下流动,防止气流干扰转动叶片的转动。保冷罐体外壁与封闭筒内壁之间腔体内的压力升高后,打开密封盘,将腔体内的压力向外释放,高压气体冲击到缓冲坑内,在缓冲坑内产生振动,缓冲坑以及缓冲树枝吸收能量,减小振动,防止出现爆炸事故。这种防爆LNG保温罐,即使保冷罐发生泄漏也不易发生爆炸现象,有效避免了爆炸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
作为优选,保冷罐体下端通过连接柱连接在缓冲筒底部,缓冲筒下端通过连接柱连接在封闭筒底部,保冷罐体外壁和缓冲筒内壁之间连接若干个连接块。这种结构设置使保冷罐体、缓冲筒、封闭筒的连接平稳可靠。
作为优选,安装台下连接支撑柱,支撑柱打桩到地下。用于支撑安装台的支撑柱打桩到地下,提高整个结构的平稳性和抗冲击能力。
作为优选,封闭筒下端和安装台之间设有缓冲垫。缓冲垫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封闭筒下端面上排气孔边缘设有一圈向下凸起的密封凸环,密封盘紧密盖合在密封凸环上。密封凸环的设置增加了密封盘对排气孔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储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天线地面标记器的过球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