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74982.1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6616943B 公开(公告)日: 2020-07-21
发明(设计)人: 孔祥辉;张介驰;郭春景;韩冰;马银鹏;张丕奇;于德水;于丽萍;王笑庸;陈鹤;戴肖东;刘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31/00 分类号: A23L31/00;A23L33/10;A23L33/16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邓宇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即食 黑木耳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该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包含豆浆和改性黑木耳粉;以豆浆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黑木耳粉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所述豆浆的固形物含量为0.05g/mL‑0.12g/mL。本发明营养糊改善了黑木耳粉的不良味道,赋予了产品谷物香气,体系混合均匀,粘稠适中,不分层,流动性较好,能够避免产品杀菌之后出现蒸煮味和酸味,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产品的营养成分搭配合理是一款口感好、营养高、值得推广的、功能性美味健康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和浙江等地。黑木耳作为营养丰富的天然食用菌,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干木耳中蛋白质含量高于10%,纤维素7%,还含有胡萝卜素、铁、钙、磷等矿物质,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素中之王”和“菌中瑰宝”,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黑木耳能益气强身,活血,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有研究表明,黑木耳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红血球和血红素及人体细胞原生质的形成,具有活血、降低血液凝块、缓解冠状动脉硬化等功效;对消化系统有清泻作用,能清除肠胃中积败的食物,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黑木耳含有黑木耳多糖、黑色素、腺苷类物质、黄酮、发酵素、植物碱、二氢麦角甾醇、麦角甾醇、卵磷脂、鞘磷脂、脑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2及维生素K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抗突变、调节免疫等功能。

豆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烟酸、铁、钙等矿物质,尤其是其所含的钙,适合于老人、成年人、青少年、儿童等各类人群。豆浆也被我国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可预防癌症、调节内分泌、防治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炎、冠心病,防脑中风。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黑木耳制品在贮存期会有异味物质析出,并且容易出现分层等现象,消费者对黑木耳类食品的可接受性不高,影响了其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该黑木耳营养糊包含豆浆和改性黑木耳粉;以豆浆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黑木耳粉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所述豆浆的固形物含量为0.05g/mL-0.12g/mL。

优选地,所述豆浆的固形物含量为0.65g/mL。

所述的营养糊,还包含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甜味剂;所述复合磷酸盐由60%的焦磷酸钠和40%的三聚磷酸钠组成。

优选地,以豆浆质量为基准,其他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黄原胶0.01%-0.4%,卡拉胶0.025%-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3%,复合磷酸盐0.04%-0.12%,白砂糖1%-9%。

更优选地,以豆浆质量为基准,其他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改性黑木耳粉的重量百分比为2.5%,白砂糖5%,黄原胶0.01%,卡拉胶0.06%,羧甲基纤维素钠0.06%,复合磷酸盐0.08%。

优选地,还包含复合磷酸盐,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甜味剂;所述复合磷酸盐由60%的焦磷酸钠和40%的三聚磷酸钠组成;以豆浆质量为基准,其他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黄原胶0.01%-0.4%,卡拉胶0.025%-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3%,复合磷酸盐0.04%-0.12%,白砂糖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