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5255.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朱开朝;许建军;张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梁鑫,高芸 |
地址: | 617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钒酸钠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钒酸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五氧化二钒在冶炼过程中,当其由粉状变为液固态,需要高温加热至850~950℃,熔化炉烟道产生的余热随着风机外流散逸至大气中,造成热能源的浪费。并且,烟气中还含有少量钒,造成钒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能源浪费、钒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利用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对钒酸钠进行加热沉钒,节约了能耗,减少了钒的损失,并且缩短沉钒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加入存储罐容积1/4~1/3的钒酸钠溶液,采用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吸收熔化炉的余热产生蒸汽,蒸汽加热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钒酸钠溶液至60~70℃;
b、一边加钒酸钠溶液一边加酸,调整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溶液pH为2.0~2.5;
c、向步骤b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
d、采用蒸汽将步骤c的溶液煮沸,加入红钒晶种,维持沸态30~40min后,过滤,得到多钒酸铵。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酸为盐酸或浓硫酸。特别的,浓硫酸的浓度为93~95%。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氯化铵的添加量为:按氯化铵系数0.55~0.60计算得到。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的红钒晶种加入量为:每m3钒酸钠溶液中加入红钒晶种0.5~1kg。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过滤后滤液中钒的浓度为≤0.06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使用余热回收装置,吸收熔化炉的余热产生蒸汽,再利用此蒸汽加热钒酸钠溶液进行沉钒,有效的利用了回收炉余热,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钒酸钠溶液为热溶液,本发明进一步摸索了提钒的方法,从而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沉钒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将余热进行有效利用,还通过对沉钒工艺的改进使得沉钒时间比传统的沉钒时间减少40~50min,增产降耗、提高生产效率,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说明书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原理框架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侧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器体1、热交换管2、蒸汽出口3、进水口4、超声波液位仪5、安全阀6、出水口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加入存储罐容积1/4~1/3的钒酸钠溶液,采用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吸收熔化炉的余热产生蒸汽,蒸汽加热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钒酸钠溶液至60~70℃;
b、一边加钒酸钠溶液一边加酸,调整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溶液pH为2.0~2.5;
c、向步骤b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
d、采用蒸汽将步骤c的溶液煮沸,加入红钒晶种,维持沸态30~40min后,过滤,得到多钒酸铵。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酸为盐酸或浓硫酸。特别的,浓硫酸的浓度为93~95%。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氯化铵的添加量为:按氯化铵系数0.55~0.60计算得到。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的红钒晶种加入量为:每m3钒酸钠溶液中加入红钒晶种0.5~1kg。
其中,上述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过滤后滤液中钒的浓度为≤0.06g/L。
本发明所述的预热钒酸钠进行沉钒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a、向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加入存储罐容积1/4~1/3的钒酸钠溶液,采用熔化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吸收熔化炉的余热产生蒸汽,蒸汽加热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钒酸钠溶液至60~70℃;
b、一边加钒酸钠溶液一边加酸,调整钒酸钠预热存储罐中的溶液pH为2.0~2.5,调节pH采用盐酸或浓度为93~95%的浓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