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质聚酰胺及其制作方法及尼龙复合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822.2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翔;林维朋;卢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9/36 | 分类号: | C08G69/36;D01F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及其 制作方法 尼龙 复合 纤维 | ||
提供一种改质聚酰胺,其具有式(I)的结构:其中,a+c为1~20,b为4~50,m为5~11,n为2~16,x为100~220,y为1~6。此改质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及伸展性,且适合被制为尼龙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改质聚酰胺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尼龙复合纤维。特别是关于利用二乙基三胺为反应物之一所制得的改质聚酰胺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此改质聚酰胺的尼龙复合纤维。
背景技术
自从尼龙纤维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强韧、耐磨、平滑、重量轻且不易产生静电等诸多优点,故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织物、衣物及医疗用品上。然而,当尼龙纤维仅由单一种聚酰胺为材料所构成时,其并无法满足各式各样的产品所需。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发展出其他聚酰胺来制作尼龙纤维,从而改变尼龙纤维的性质以符合各种产品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改变尼龙纤维的性质以符合各种产品所需而发展的改质聚酰胺。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质聚酰胺,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a+c为1~20,b为4~50,m为5~11,n为2~16,x为100~220,y为1~6。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龙复合纤维,包括第一尼龙纤维及第二尼龙纤维。第一尼龙纤维包括前述的改质聚酰胺。第二尼龙纤维包括第一聚酰胺或第二聚酰胺,第一聚酰胺是由具有6~12个碳的内酰胺聚合而成,第二聚酰胺是由具有N1个碳的直链脂肪二胺及具有N2个碳的直链脂肪二羧酸聚合而成,N1为4~10,N2为6~14,且(N2-2)的数值为(N1-2)的数值的整数倍,其中第一尼龙纤维及第二尼龙纤维为并列排列。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酰胺为尼龙6、尼龙11或尼龙12。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聚酰胺为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6.14或尼龙10.10。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尼龙纤维与第二尼龙纤维的重量比为40:60至60:40。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质聚酰胺的制作方法,包括使具有6~12个碳的内酰胺、具有4~18个碳的直链脂肪二羧酸、聚丁醚二胺及二乙基三胺(diethylenetriamine;DETA)共聚合,其中内酰胺为80~95重量份,直链脂肪二羧酸为0.5~2.5重量份,聚丁醚二胺为4~16重量份,且二乙基三胺为0.3~1.2重量份。
在一实施方式中,二乙基三胺在内酰胺、直链脂肪二羧酸、聚丁醚二胺及二乙基三胺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3wt%~1.2wt%。
在一实施方式中,聚丁醚二胺在内酰胺、直链脂肪二羧酸、聚丁醚二胺及二乙基三胺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浓度为4wt%~16wt%。
在一实施方式中,聚丁醚二胺具有式(II)的结构:
其中a+c为1~20,且b为4~50。
在一实施方式中,使内酰胺、直链脂肪二羧酸、聚丁醚二胺及二乙基三胺共聚合是在温度为200℃~270℃及绝对压力为0.1bar~3bar下进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改质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及伸展性,且适合被制为尼龙纤维。此外,本发明的尼龙复合纤维包括了含有此改质聚酰胺的第一尼龙纤维及具有良好尺寸安定性的第二尼龙纤维,而使得尼龙复合纤维具有自发性卷缩的特性,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伸度。因此,此尼龙复合纤维可用于制造具有高伸长回复率且能够经久耐用的弹性尼龙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