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外置设备及车载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9934.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磨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6 | 分类号: | H04W88/1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数据 安全 传输 方法 外置 设备 网关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外置设备及车载网关,该方法包括:外置设备向车载网关发送用于请求校验的第一报文;车载网关设置在车辆网络和车载诊断接口之间;外置设备接收车载网关反馈的携带校验信息的第二报文;外置设备向车载网关发送携带校验信息的第三报文,以使车载网关根据接收到的校验信息和发送给外置设备的校验信息判断外置设备是否合法;外置设备合法从车载网关中获取目标数据。本发明通过在车辆通信网络和OBD之间设置车载网关,使得车载通信网络与OBD之间物理阻隔,在向外置设备发送数据之前,需要通过车载网关确定外置设备的合法性,当该外置设备合法后,才会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提高车载数据的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外置设备及车载网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的电子设备,例如,组合仪表、多媒体系统、电子驻车等,可以通过车载通信网络将数据发送给车载诊断接口(On-Board Diagnostic,简称OBD)。车载通信网络与OBD之间主要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总线进行传输数据。而CAN总线基于广播式传输数据,使得一些恶意或者非法数据采集设备可以通过OBD,轻松地采集到车上的数据。
虽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会对车载的电子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加密处理,但是一些黑客或者破解团队还是可以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把相关的通信协议破解出来,从而可以成功掌握并控制车辆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模拟对应信息开启车门,甚至启动车辆,导致车辆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车辆网络和OBD之间设置一个车载网关,通过该车载网关确定外置设备的合法性,当该外置设备合法后,才会向外置设备传输数据,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些数据采集设备通过OBD轻松获取到车上的通信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置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网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
外置设备向车载网关发送用于请求校验的第一报文;所述车载网关设置在车辆网络和车载诊断接口之间;
所述外置设备接收所述车载网关反馈的携带校验信息的第二报文;
所述外置设备向所述车载网关发送携带所述校验信息的第三报文送,以使所述车载网关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校验信息和发送给所述外置设备的所述校验信息判断所述外置设备是否合法;
所述外置设备在所述车载网关判断其合法后,从所述车载网关中获取目标数据。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通过在车辆通信网络和OBD之间设置一个车载网关,使得车载通信网络与OBD之间物理阻隔,并且在向外置设备发送数据之前,需要通过车载网关确定外置设备的合法性,当该外置设备合法后,才会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提高车载数据的传输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载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
车载网关接收外置设备发送的用请求校验的第一报文;所述车载网关设置在所述车载通信网络和车载诊断接口之间;
所述车载网关向所述外置设备发送携带校验信息的第二报文;
所述车载网关接收所述外置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校验信息的第三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弹性体式密封座的气体喷射器
- 下一篇:估计消融期间的温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