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花状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010.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程娅伊;李嘉胤;曹丽云;许占位;罗艺佳;周磊;罗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法制 备花状 snse2 氧化 石墨 复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花状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该制备工艺如下: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乙醇中备用,然后将一定量的硒粉加入到水合肼中溶解形成酒红色溶液,再将一定量SnCl2·2H2O溶解在乙醇中并滴加油胺形成混合溶液,最后分别将该混合液以及上述酒红色溶液滴加至石墨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转移至水热釜中在150~180℃下保温6~24h,收集沉淀得到SnSe2与石墨烯的复合物。本发明采用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物的形貌尺寸可控,重复性高,并且大大的提高了SnSe2基材料的导电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花状SnSe2- 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化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且其含量丰富、环境友好、化学性质稳定,因
而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尤其在阻变存储器、红外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近年来,作为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有文献报道指出,硒化锡作为负极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其本身较低的电子/离子电导率,以及在嵌锂/钠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极大的影响了电化学性能,使得充放电容量快速衰减。
为了提高硒化锡的电子电导率、缓解体积膨胀,许多研究者将硒化锡与碳进行复合,一方面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另一方面碳作为基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问题。Zhian Zhang等以锡和硒粉作为原料,导电炭黑作为碳源,采用球磨的方法制备了硒化锡与碳的复合材料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Zhian Zhang,Xingxing Zhao,Jie Li,SnSe/carbon nanocompositesynthesized by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and lithium-ion batteries,Electrochimica Acta,2015,176 1296–1301);Long Zhang等通过球磨加电沉积的方法将使硒化锡纳米颗粒生长在碳纤维的内部,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Long Zhanga,Lei Lua,Dechao Zhanget.al,Dual-buffered SnSe@CNFs as negative electrode with outstanding lithiumstorage performance,Electrochimica Acta,2016,209,423–429);张治安等采用锡盐和亚硒酸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以及后续煅烧制备了片状形貌的纳米硒化锡均匀生长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张治安,赵星星,张娟等,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硒化锡/氧化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号: 201510046305.0)。
由此可见,与碳复合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硒化锡电化学性能的手段。但是目前所报道的制备方法,过程较为繁琐复杂,甚至使用大型昂贵设备。因此,开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且能够有效调控产物结构的方法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花状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所制备的 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为花状结构的SnSe2均匀的生长在石墨烯的表面,其结构稳定性,预计作为锂/钠离子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溶剂热法制备花状SnSe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