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轨组件、尿素喷射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089.X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一汽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路阳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尿素 喷射 系统 及其 应用 | ||
一种共轨组件,用于尿素喷射系统中,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第一共轨以及第二共轨,其中所述第一共轨包括第一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压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第一尿素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一回流口。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相连。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连通或者截断。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尿素喷射系统以及共轨组件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至少将第一共轨与第二共轨串联起来,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数目的共轨进行组合,扩展能力较强。
本分案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3月11日,申请号为201510105796.1,发明名称为“共轨组件、尿素喷射系统及其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轨组件、尿素喷射系统及其应用,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共轨系统在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由来已久。这种燃油喷射的共轨因为需要承受非常高的压力,其结构是非常受限制的。由于圆筒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现有燃油喷射的共轨几乎均采用圆筒结构。
随着各国尾气排放标准的越趋严格,对作为尾气处理的尿素喷射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尿素喷射系统中的压力成为业界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
另外,特别是针对大功率发动机的尾气处理,其尿素喷射系统的管道往往比较长,压力损失比较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稳定系统压力的共轨、该共轨的应用以及具有该共轨的尿素喷射系统。
另外,当共轨应用在大型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中时,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往往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共轨,这种解决方案极大地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将若干共轨进行组合的新型共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展能力较强的共轨组件、尿素喷射系统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轨组件,用于尿素喷射系统中,所述共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第一共轨以及第二共轨,其中所述第一共轨包括第一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压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以供尿素溶液进入的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用以供尿素溶液流出的第一尿素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一输送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一回流口;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相连;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被连接在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之间,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连通或者截断;所述第二共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连通的第二尿素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连通的第二尿素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尿素进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二输送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尿素出口通道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壳体大致呈长方体,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端面均垂直的正面以及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其中所述正面的四个角落均开有贯穿所述背面的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共轨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尿素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尿素进口通道的第一连接管,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尿素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尿素出口通道的第二连接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尿素喷射系统,用以处理发动机的尾气,所述尿素喷射系统包括尿素罐、用以将所述尿素罐内的尿素溶液向外抽出的流体输送装置、与所述流体输送装置相连的共轨组件、与所述共轨组件相连的喷嘴 以及用以控制所述尿素喷射系统的控制器,所述流体输送装置包括用以抽取尿素溶液的泵,所述共轨组件为上述的共轨组件,其中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输送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一汽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一汽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变电能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