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络筒机自动值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0847.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姚水莲;陆立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6 | 分类号: | B65H5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筒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络筒机自动值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络筒机值车采用纯手工劳动,由人工推动装有纱管的小车,停止在需要管纱的单锭前,一手拿起1-3个管纱,另一只手拉出管纱的尾纱,两手同时动作放至单锭纱库,将管纱放至1-3个纱库孔中,将拉出的尾纱放至纱库中心孔。这种频繁的重复性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一直不停的忙于设备之间,无休息时间,否则,设备会停车,自动化水平低,无法解脱工人双手,一人仅能值一台车,对于设备出现的问题,无暇顾及到。另外,由于设备的过长导致人工只能逐锭放纱,无法知道哪个单锭最先需要纺纱,容易造成停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络筒机自动值车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络筒机自动值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络筒机主体、络筒机单锭、多关节机械臂、纱线处理装置、振动盆、值车机器人和小车运行装置,所述多关节机械臂设置在纱线处理装置上端,纱线处理装置与值车机器人连接为一体且下端设置有一个小车运行装置,振动盆固定在值车机器人靠近顶端的左侧,由此构成整个装置,多个络筒机单锭安装在络筒机主体上,组成络筒机,络筒机与装置保持一定的工作距离,并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纱线处理装置由挑头、生头、拨盘、取管工位、底座、插管工位、满管检测装置构成,拨盘设置在底座中心,上面设置有插管工位和取管工位,所述生头成45度角固定在底座上,并跨过整个拨盘,在生头右边设置有挑头和满管检测装置,并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值车机器人由纱框、输送带和信号收集器构成。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络筒机单锭的纱库内装有传感器,值车机器人内部设有所述信号收集器。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小车运行装置采用的是RGV(Rail Guided Vehicle——有轨制导车辆)小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操作工的效率,可由一人值一台提高到一人值三台车;用机械臂抓放管纱,让操作工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更及时的将损坏停机时间避免;采用络筒机单锭发出信号,小车信号接收,及时反馈,避免了停锭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络筒机主体和络筒机单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纱线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纱线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为络筒机主体、2为络筒机单锭、3为多关节机械臂、4为纱线处理装置、5为振动盆、6为值车机器人、7为小车运行装置、4.1为挑头、4.2为生头、4.3为拨盘、4.4为取管工位、4.5为底座、4.6为插管工位、4.7为满管检测装置、6.1为输送带、6.2为纱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络筒机自动值车装置,其包括络筒机主体1、络筒机单锭2、多关节机械臂3、纱线处理装置4、振动盆5、值车机器人6和小车运行装置7,所述多关节机械臂3设置在纱线处理装置4上端,纱线处理装置4与值车机器人6连接为一体且下端设置有一个小车运行装置7,振动盆5固定在值车机器人6靠近顶端的左侧,由此构成整个装置,多个络筒机单锭2安装在络筒机主体1上,组成络筒机,络筒机与装置保持半米的工作距离,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纱线处理装置4由挑头4.1、生头4.2、拨盘4.3、取管工位4.4、底座4.5、插管工位4.6和满管检测装置4.7构成,拨盘4.3设置在底座4.5的中心,上面设置有插管工位4.6和取管工位4.4,所述生头4.2成45度角固定在底座4.5上,并跨过整个拨盘4.3,在生头4.2右边设置有挑头4.1和满管检测装置4.7,并固定在底座4.5上。所述值车机器人6由纱框6.2、输送带6.1和信号收集器构成。所述络筒机单锭2的纱库内装有传感器,值车机器人6内部设有所述信号收集器。所述小车运行装置7采用的是RGV(Rail Guided Vehicle-有轨制导车辆)小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