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望远镜第一主点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2526.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学;赵李健;刘新明;周海渊;徐如祥;冯小勇;杨恒;黄晓娟;桑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1/02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海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角 主点 望远镜 经纬仪 光学经纬仪 俯仰 光学领域 环境搭建 检测结果 角度修正 角关系 近距离 检测 光标 入射 成像 转动 架设 观测 记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光学经纬仪成像入射第一主点的检测计算,属于光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待测望远镜安装、光标架设等检测环境搭建。二是转动经纬仪方位、俯仰记录原始测角数据。三是利用三角形线角关系计算第一主点的位置。本发明所获检测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望远镜观测近距离目标时的角度修正,提高系统测角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望远镜成像入射第一主点的检测计算。属于光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纬仪系统装配的望远镜对目标进行观测时,一般采用轴系测角+脱靶量修正的形式确定目标相对于经纬仪的空间位置方向,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远距离目标。当目标距离较近时,如果简单使用该方法进行修正将带来一定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望远镜第一主点的检测方法,所获检测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望远镜观测近距离目标时的角度修正,提高系统测角精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望远镜第一主点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环境搭建
1.待测望远镜装配
待测望远镜装配于方位、俯仰轴系可精确测量的经纬仪主机上,经纬仪主机固定放置在静基座上,并调平经纬仪方位盘;待测望远镜光轴和经纬仪主镜光轴尽量平行,朝向相同;结合经纬仪主机、待测望远镜结构参数,测算出待测望远镜探测器几何中心在经纬仪主镜坐标系下坐标(xM0,yM0,zM0)。
2.合作光标安装
合作光标采用LED灯,光标在满足待测望远镜成像清晰条件下就近安装固定,LED灯与经纬仪三轴中心的连线与地理水平面尽量平行;测量出合作光标与经纬仪三轴中心精确地相对位置关系。合作光标在经纬仪主机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T,yT,zT),其中O为经纬仪主机三轴中心,M为待测望远镜探测器靶面几何中心,N为成像入射第一主点,T为合作光标。
步骤二、第一主点位置计算
调整经纬仪方位和俯仰使得T成像在待测望远镜探测器靶面中心,即点M、N、T在一条直线上,记录经纬仪方位角A1和俯仰角E1(A1、E1为经过零位和轴系误差修正后的数据,下同),此时M点在经纬仪主机坐标系下坐标为:
保持经纬仪俯仰角不变,转动方位角至A2,经纬仪方位角转动量为△A=A2-A1。△A′为经纬仪转动后光标所成像在待测望远镜上的方位(横向)脱靶量,则M′、T′在经纬仪主机坐标系下坐标分别为:
图1中,相关线段的长度分别为:
在三角形M′T′T中:
根据余弦定理:
在三角形N′T′T中:
N′T′=TT′*cos∠TT′M′+TT′*sin∠TT′M′*tanΔA′
则有:
MN=M′N′=M′T′-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 下一篇:水质检测采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