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节修复用支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82826.X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8201633B 公开(公告)日: 2020-09-29
发明(设计)人: 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7/40 分类号: A61L27/40;A61L27/20;A61L27/22;A61L27/24;A61L27/18;A61L27/04;A61L27/06;A61L27/56;A61L27/52;A61L27/50
代理公司: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代理人: 张建
地址: 400042***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关节 修复 支架
【说明书】:

一种关节修复用支架,自上而下依次由多孔高分子材料层和多孔金属材料层构成,所述多孔金属材料层为梯度多孔金属材料层,该种结构的支架有效地实现了人工关节仿生,实现了良好的力的传递,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渗流特性,有助于软骨、骨细胞的寄居、分化、增值,是优良的一体化关节软骨‑软骨下骨修复支架。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假体,具体涉及一种关节修复用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缺损组织和器官修复的需求日益突出,其中关节软骨损伤最为常见。关节软骨损伤同时也极易引起软骨下骨的联合病变,而且由于软骨没有神经、血管及淋巴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一般直径2mm的软骨缺损几乎不能完全修复。现在临床治疗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保守治疗与关节清洁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根治;自体骨移植方法会造成其他部位的缺损,并且来源有限,难以修复大面积缺损;异体骨软骨移植方法易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对关节软骨进行再生修复成为难题。人们渴望得到一种能取代自体同源的关节骨软骨的修复方法,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真正解决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骨源不足的问题。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人们开展了多种研究,例如:

CN100421736C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叠层梯度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介绍的该叠层梯度复合支架材料为三层或多层多孔结构,由透明质酸、PLGA、 PLA、II胶原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 HA )、β-三磷酸三钙(β-TCP)制成。上层为仿软骨层,由II胶原/透明质酸或PLGA或/和PLA制成;中间为仿软骨钙化层,该层为一层或多层子层,由nano-HA或/和β-TCP与II胶原/透明质酸或PLGA或/和PLA制成;底层由 nano-HA或/和β-TCP,与II胶原或PLGA或/和PLA制成。在其叠层中,由上至下,无机材料含量递增,其占各层质量百分比为0%-60%。支架材料孔径50μm -450μm,孔隙率70%- 93%。

刘宁开展了用多孔钽支架复合骨膜移植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并与其他修复方法进行了对比(多孔钽支架复合骨膜移植与其他两种修复方法修复兔软骨缺损疗效比较的实验研究,刘宁,第二军医大学,2012),结果表明,多孔钽支架复合骨膜移植后,多孔钽表面可见新生软骨,软骨表面欠平整,多孔钽内骨长入良好,结果优于纯骨膜移植修复。

Development of a cartilage composite utilizing porous tantalum fibrinand rabbit chondrocytes for treatment of cartilage defect(Jamil et al.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5) 10:27)介绍了用血纤维蛋白做支架载体,培养兔软骨细胞,复合多孔钽,将复合植入体植入鼠背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促进了软骨细胞增殖与软骨组织形成。

Porous tantalum biocomposites for osteochondral defect repair(E.H.Mrosek et al. Bone Joint Res. 2016;5:403-411)介绍了用多孔钽与自体骨膜复合进行了绵羊软骨-软骨下骨缺损的修复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未能有效促进软骨形成。

尽管人们开展了不少研究,但作为软骨/软骨下骨的关节修复支架的结构仍不合理,没有软骨/软骨下骨各层的功能或功能与天然软骨/软骨下骨差别较大,力的传递不够理想,支架易于损坏,有的本身强度也不足,修复、再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再生效果好的关节修复用支架。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