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3113.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汇天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J1/04 | 分类号: | C12J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万惟新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1 | 代理人: | 黄海燕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藜麦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藜麦醋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配比,所述藜麦醋由以下原料组成:藜麦55‑75份,大米25‑35份,高粱10‑20份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糖化酶0.15‑0.2份,大曲粉50‑65份,复合酒曲0.5‑0.8份;其中,所述大曲粉的原料为藜麦,大麦和豌豆,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6:2:2;所述复合酒曲中含有根霉菌、红曲霉、酿酒酵母、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1:1:5:2:1。本发明藜麦醋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制备条件易于控制、在保证营养的同时,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醋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藜麦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醋就是通过发酵使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吸收,食醋既是一种调味品,同时也是保健品。酿造醋是以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 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 (3 ~ 5%) 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 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扩张血管、防癌 抗癌、增强肾功能等也大有益处。
与传统的食醋相比,藜麦醋除了具有传统醋的保健成分外,还含有本身具有的功能成分。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且具有营养活性,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因此,以藜麦酿制成醋,既扩大了藜麦的应用领域,为人类食用醋品又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藜麦醋及其制备方法,该藜麦醋醋香浓郁,味道醇和,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保留藜麦的营养成分,使得该醋的营养价值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藜麦醋,按照重量配比,所述藜麦醋由以下原料组成:藜麦55-75份,大米25-35份,高粱10-20份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糖化酶0.15-0.2份,大曲粉50-65份,复合酒曲0.5-0.8份;其中,所述大曲粉的原料为藜麦,大麦和豌豆,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6:2:2;所述复合酒曲中含有根霉菌、红曲霉、酿酒酵母、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1:1:5:2:1。
本发明还提供了藜麦醋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辅料大曲粉的制备:将大曲粉的原料藜麦,大麦和豌豆以上述比例混合,经破碎加原料重量的30%-40%的水搅拌均匀,用压曲机压成砖块状的曲坯,将压好的曲坯,放入曲房培养,培养时间25天,培养温度38~50℃,每天温度经两次升温至60℃发酵5h,然后降温至所述培养温度。将培养好的大曲放置一个月后使用;
(2)清洗、浸泡、蒸煮、冷却:将酿醋原料藜麦,大米,高粱按上述比例混合后,用清水冲洗三遍,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泡20h,将浸泡后的原料放入蒸煮锅内蒸煮2-3h,将蒸熟后的原料出锅,在冷却槽内通过翻拌冷却,冷却至25-35℃;
(3)糖化:将步骤2中冷却的物料中加入一半重量份的步骤1中制备大曲粉,搅拌均匀,加入糖化酶糖化2-3h,品温控制在50-60℃;
(4)酒精发酵:将步骤3中糖化后的物料装入发酵缸中,加入剩余一半重量份的步骤1中制备大曲粉和一半重量份的复合酒曲,搅拌均匀发酵,控制品温在25—28℃之间,时间在10-15天;
(5)醋酸发酵:将步骤4中酒精发酵后的物料放入醋酸发酵缸中,加入剩余一半重量份的复合酒曲,品温控制在35-45℃之间,时间在8-10天,每天进行翻拌一次;
(6)淋醋:将步骤5中醋酸发酵后的物料移入淋醋池中,加入80-100℃的热水,浸泡2h后,开始淋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汇天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汇天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