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3331.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阚长宾;杨进;刘然;姜元元;王一凝;徐晓东;孙博;于晓聪;刘满军;杜新军;方新强;刘书杰;常颖;刘洋;徐迟;曲雯;蔡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高温 高压 油气 测试 管柱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包括:隔水管,所述隔水管与钻井平台相连接;套设在所述隔水管中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位于所述钻井平台上;与所述隔水管相连接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伸入位于深水底部泥面下方的地层中;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通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二管体外套设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环空中设置有隔热部。本申请的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在深水油气井的测试或生产过程中,圈闭空间内的流体产生破坏性附加热应力,保护套管及深水井筒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深水油气井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深水油气井完井通常采用水下完井方式,其完井工艺与完井方法不同于陆上或浅海油气井。深水完井的工艺施工过程中,多层套管的水泥通常返高至泥面以下一定高度,即中间技术套管需要一定长度的自由段,从而致使部分完井液被圈闭在井口密封圈、水泥返高面和套管所限定的环形空间。不同于陆地和浅水的干式井口,深水油气井采用水下井口,无法在测试或生产过程中进行圈闭压力的释放,进而可能对套管及井筒完整性造成危害。
由于受海洋深水的影响,深水油气井井筒沿轴向存在海水段、地层段双级温度梯度剖面,海底泥线即深水底部泥面附近的温度一般在2至4摄氏度之间,而地层流体温度往往超过100摄氏度。当深水油气井测试或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地层流体从油管中流经井筒,加热了各环空圈闭中的流体,使流体受热膨胀而产生附加压力载荷,这种因温度效应引起的圈闭环空中流体升温膨胀现象即为环空应力积聚(Annular Pressure Build-up,APB)。环空应力积聚会作用在套管上,易引发套管挤毁或涨裂等井下安全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以在测试或生产时,降低甚至避免高温高压地层液流经井筒而致使套管圈闭空间产生破坏性附加热应力,保护及深水井筒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水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管柱,包括:
隔水管,所述隔水管与钻井平台相连接;
套设在所述隔水管中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位于所述钻井平台上;
与所述隔水管相连接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伸入位于深水底部泥面下方的地层中;
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通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二管体外套设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环空中设置有隔热部。
优选地,所述环空中充填有隔热材料以形成所述隔热部。
优选地,所述隔热材料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毡、真空板。
优选地,所述环空具有预定真空度。
优选地,所述预定真空度的范围为1至8千帕。
优选地,还包括:深水采油树,所述深水采油树连接在所述隔水管和所述第一套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管体的长度,所述第二管体的下端靠近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完井管柱导向减阻器
- 下一篇:防止套管变形的组合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