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217.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锋;曾福祥;王彦生;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2 | 分类号: | F24F11/32;F24F11/64;F24F11/77;F24F11/88;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11391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空调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阈值;接收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判断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是否大于转速阈值;若是,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运行;以及若否,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转速阈值运行。对于同一台空调,在其他条件(室内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因素)恒定时,出风口处的风速越高,越不容易形成凝露。本发明控制空调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始终大于预设的转速阈值,以使得出风口处始终处于不易产生凝露的风速环境下,防止空调吹水,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室内机中的冷风从出风口处吹出。由于冷空气遇热会液化,因此出风口处会产生凝露,导致室内机导风板滴水,严重的甚至会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出液态水。尤其是空气湿度大的地方,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的空调制冷运行技术,通常采用用户设定风速或默认风速,若用户设定风速过低,室内机出风口的水汽不容易吹散,就会出现严重的凝露现象,滴水、吹水现象发生,用户体验不佳,若对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凝露效果会有一定的改善。目前的一些空调,主要通过检测空气温度湿度改变节流装置的开度改变制冷能力,使出风口温度始终大于空气露点温度以减少凝露产生。但是这样设计一方面,如果空气露点温度本身就很高,出风口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更高,严重影响了空调降温效果,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只能用在变频空调上,具有一定的技术局限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风口处滴水或吹水。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精确确定室内机风机转速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空调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阈值;接收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判断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是否大于转速阈值;若是,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运行;以及若否,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转速阈值运行。
可选地,设定空调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阈值的步骤包括: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确定空气露点温度;检测蒸发器冷媒管温度;根据冷媒管温度以及空气露点温度确定转速阈值。
可选地,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确定空气露点温度的步骤包括: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查询预置的空气露点温度映射关系以确定空气露点温度;其中空气露点温度映射关系中保存有各环境温度和各环境湿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
可选地,根据冷媒管温度以及空气露点温度确定转速阈值的步骤包括:计算冷媒管温度与空气露点温度的温度差值;根据温度差值查询预置的转速阈值映射关系以确定转速阈值;其中转速阈值映射关系中保存有各温度差值范围对应的转速阈值。
可选地,在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运行或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转速阈值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间隔预设时间后重新执行确定转速阈值的步骤,以重新设定空调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其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和室内机风机,蒸发器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管道,室内机风机用于将与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吹出室内机;转速阈值设定模块,配置成设定空调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阈值;和主控模块,配置成接收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并判断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是否大于转速阈值,若是,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室内机风机的转速运行,以及若否,控制室内机风机按照转速阈值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具支脚(YV90‑5027魔晶)
- 下一篇:屏风(P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