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久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966.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姜鹏宾;张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8/00;C04B111/7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混凝土 絮凝剂 减水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高性能减水剂 产品稳定性 混凝土收缩 活性炭 长期储存 沉淀现象 高耐久性 磨细矿粉 偏高岭土 试验规程 碳化硅砂 微硅粉 粘聚性 结石 分层 硅灰 抗冻 磨碎 应用 混凝土 硬化 水泥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久性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应用,其通过水泥、高性能减水剂、偏高岭土和微硅粉硅灰、碳化硅砂活性炭和磨细矿粉、絮凝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磨碎制得。最后采用DLT 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对其进行检测;结石效率高、硬化强度好,减水率高,减水率可高达20%;混凝土粘聚性好且易于搅拌;抗冻耐久性好;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明显降低混凝土收缩,产品稳定性好,长期储存无分层、沉淀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久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子以及外加剂组成,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最重要的是添加了一项外加剂——水下不分散剂,即絮凝剂。为了配制性能良好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对于其各组分材料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没有制定有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规程和标准,而德国、日本等国,也只有不分散剂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试验方法。
为了配制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需要全面的考虑其各项特性,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必须合理的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要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和流动性能对其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絮凝剂也称为不分散剂或抗分散剂,指掺入新拌混凝土中使混凝土在水中浇筑过程中,具有抑制水泥流失和骨料离析特性,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良好性能的专用外加剂。絮凝剂混合问题的实质是混凝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使水中胶体颗粒同时脱稳产生凝聚,是取得好的絮凝效果的先决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达到抗分散性、水陆强度比以及自流平的目的,这也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最为重要的性能。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高耐久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其絮凝剂组分包括:
(1)按下述重量比例,秤取各原料
聚丙烯酰胺溶液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按照等比例混合20~50重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0~0.05重量份,
混凝土超塑化剂6~15重量份;
熟石灰粉4~8重量份;
维素醚0~0.1重量份;
阳离子醚化剂0.5~0.1重量份;
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0~0.05重量份;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
水泥500~600重量份;
高性能减水剂6~10重量份;
偏高岭土和微硅粉硅灰等比例混合物20~50重量份,
碳化硅砂活性炭和磨细矿粉以等比例混合30~40重量份;
絮凝剂在混凝土中掺加量为:2~3重量份;
所述各原料的混合比例为:
聚丙烯酰胺溶液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按照等比例混合20~35重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0~0.05重量份,
混凝土超塑化剂8~12重量份;
熟石灰粉5重量份;
维素醚0.5重量份;
阳离子醚化剂0.2重量份;
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0.0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复合发泡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强度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