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6282.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焦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6 | 分类号: | H05K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徐翀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第一内层 垫片 第二内层 金属基 通信用 叠放 显影 压合 载板 取出 感光油墨 高温压合 开槽区域 曝光区域 手动打磨 上表面 叠板 开盖 去除 曝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第一内层板的整体印感光油墨;然后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需要开槽区域的油墨进行曝光;然后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未进行曝光区域的油墨进行显影去除油墨;并对显影后的区域进行叠放PP,然后对未进行叠放PP的区域放置垫片;然后在所述PP和所述垫片的上表面放置第二内层板,并进行高温压合;然后对压合后的第二内层板进行开盖,并取出所述垫片;然后在取出所述垫片后,褪除油墨。该方法通过对第一内层板进行油墨保护,在整个叠板、压合过程中的PP粉与PP余胶全部落在油墨上,只需要将油墨褪掉,PP粉与PP余胶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无需手动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端半导体通信用高密IC载板是光通讯网中光传输信号与电传输信号相互转换的必备组件,该产品由于技术难度大,工艺水平极高等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欧美和日本等高端载板厂垄断,价格十分昂贵;此产品大功率散热用到金属基,此工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增加垫片,在整个叠合过种中由于环境与PP特性的问题,无法避免的会产生很多粉尘落在台阶底部,经压合后这些粉尘与余胶均发生固化反应残留下来,目前,行业内均用手动打磨的方法去除底部PP粉尘与余胶,但是,此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且效果不佳,尤其是台阶边缘的余胶不方便去阶,导致废品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业内均用手动打磨的方法去除底部PP粉尘与余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第一内层板的整体印感光油墨;
b、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需要开槽区域的油墨进行曝光;
c、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未进行曝光区域的油墨进行显影去除油墨,并对显影后的区域进行叠放PP;
d、对步骤c中未进行叠放PP的区域放置垫片;
e、在所述PP和所述垫片的上表面放置第二内层板,并进行高温压合;
f、对步骤e中压合后的第二内层板进行开盖,并取出所述垫片;
g、在取出所述垫片后,褪除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需要开槽区域的油墨进行曝光,使得油墨发生光学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对所述第一内层板上未进行曝光区域的油墨进行显影,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去除所述垫片上部的所述第二内层板进行开盖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g中在取出所述垫片后,通过化学反应褪除油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解决通信用IC金属基载板余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第一内层板进行油墨整体保护,然后通过曝光显影的方法,只留下台阶槽区域的油墨,其它位置的油墨全部显影掉,这样在整个叠板、压合过程中的PP粉与PP余胶全部落在油墨上,压合完成后,开盖取出垫片后,只需要将油墨褪掉,PP粉与PP余胶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无需手动打磨,解决了台阶槽底部角落余胶除不净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