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7545.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张博陆;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0 | 分类号: | B66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结构 管线 吊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工程中,为合理运用有限空间,各类管线均设计在顶棚上。安装时需要将管线吊装至高处的支架上,由于顶棚上没有设置吊装点,同时管线比较沉重,人力是无法完成管线吊运的,施工人员为解决此种难题通常采用以下施工方法,方法一:在钢结构上的工字钢梁上焊接一个吊装点,或者制作一个吊装装置,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顶棚上。方法二:采用“三步达”来吊装管线。方法一能够解决吊装问题,但是需在钢结构梁上焊接较多的吊装点,待管线安装结束后,焊接在结构梁上支架还需切割掉,并打磨刷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另外由于使用膨胀螺栓在顶棚进行钻孔,致使顶棚受到污染,严重影响顶棚的装饰。方法二使用“三步达”来进行吊装,此种方法无需破坏顶棚装修及结构体面漆,但是由于“三步达”组装过程繁琐,并且吊装时需要多人看护,在拆装吊具时,尤其注意安全,此类方法施工效率低,并且安全保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无需使用在钢结构上焊接吊装点或使用膨胀螺栓在顶棚上固定吊装点,做到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根槽钢、两根L型槽钢、横杆、斜撑和立柱,所述横杆的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槽钢,所述立柱焊接在横杆另一侧,立柱上部设有吊装孔,立柱与横杆之间设有斜撑,所述两根L型槽钢焊接在横杆下部并与两根槽钢形成间隔设置,槽钢和L型槽钢上下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结构体的厚度,槽钢通过丝扣与钢结构体连接。
所述的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体为工字钢,槽钢和L型槽钢上下之间的距离大于工字钢厚度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便捷,可以重复使用,拆装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施工系数,可多点吊装,确保了结构体及顶棚不受损坏,极大的提高管线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横杆和槽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与槽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点吊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点同时吊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钢结构体上的管线吊装装置,它包括两根槽钢1、两根L型槽钢2、横杆4、斜撑5和立柱6,所述横杆的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槽钢,所述立柱焊接在横杆另一侧,立柱上部设有吊装孔,立柱与横杆之间设有斜撑,所述两根L型槽钢焊接在横杆下部并与两根槽钢形成间隔设置,所述钢结构体为工字钢7,槽钢和L型槽钢上下之间的距离大于工字钢厚度5mm,槽钢通过丝扣3与钢结构体连接。
图1所示:采用长度比工字钢内长度略短10mm左右的两根10#槽钢 1与一根长度约为500mm左右的10#槽钢作为横杆4进行焊接,同时在槽钢 1进行丝扣。
图2所示:采用一根10#槽钢长约500mm左右的10#槽钢制成吊装立柱6并与横杆4焊接成一体,为保障吊点立柱6的牢固性,在其两端增加两根槽钢制成斜撑5。
图3所示:采用两根10#槽钢在横杆4下方进行焊接形成L型槽钢2,其与槽钢 1之间距离略大于工字钢厚度5mm左右。
图4所示:将装置的槽钢 1与L型槽钢2完全插入工字钢内,采用螺栓紧固,将装置固定在工字钢梁上。在吊小型管线时,可使用单点吊装。
图5所示:当长距离管线时,可使用多点同时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