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7586.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娄培杰;梁书玲;冯明明;李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天雄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板 拉伸组件 实验装置 取出 测试岩石 导向杆 通孔 安全隐患 固定试样 卡紧组件 实验过程 实验效率 试样端部 可滑动 自锁式 松开 弧板 卡紧 拉伸 装配 穿过 | ||
1.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包括导向板、导向杆、拉伸组件,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通孔,导向杆穿过通孔与导向板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导向板有两块,且每块导向板外侧均固定有拉伸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拉伸组件包括,固定在加载杆上的分力环,所述的分力环与分力支杆一端铰接,所述的分力支杆另一端与滑筒上的滑筒铰接部铰接,所述的分力支杆至少有两根,且两端均匀分布在分力环和滑筒端部;
所述的滑筒还包括顶部挡环、滑动部分、底部挡环,所述的滑动部分穿过导向板,所述的顶部挡环和底部挡环分别位于导向板外侧和内侧;
所述的滑动部分内设有让位槽,所述的顶部挡环在与让位槽对应位置上设有连接通槽,所述的连接通槽截面小于让位槽截面;
所述的滑筒铰接部的铰接让位端装入让位槽中,且滑筒铰接部与分力支杆铰接端穿出连接通槽;
所述的顶部挡环端面上设有切换环,所述的切换环中心线与分力环、加载杆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切换环内壁由凸出弧面段和凹陷弧面段构成,且所述的切换环内孔中设有切换块,所述的切换块通过切换连接销与切换安装座上的切换安装孔装配,且所述的切换连接销装入切换安装孔中部分上还设有扭簧,所述的扭簧用于维持切换块的驱动端始终顶紧在切换环内侧;
所述的切换环外侧还设有卡齿驱动部;
所述的加载杆在与切换块对应位置上设有切换槽,所述的切换块的卡紧端装入切换槽中;
所述的滑筒中设有装卸通孔,所述的装卸通孔中固定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上开有一能让加载杆穿过的顶出通孔;所述的切换环的最大直径不超出限位环直径;
所述的限位环背向切换环一端上设有装配环,所述的装配环内设有夹装孔且所述的装配环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通槽;
所述的夹装孔内安装有数量与滑动通槽相同的卡紧弧板,所述的卡紧弧板包括用于卡紧试样的弧板部分和穿过滑动通槽的滑块部分,所述的滑块部分能在滑动通槽中滑动,且所述的滑块部分端部为卡紧斜面;
所述的卡紧斜面与驱动斜面配合,所述的驱动斜面设置在第一驱动筒内侧且所述的第一驱动筒外侧与装卸通孔内壁固定;
所述的驱动斜面为由试样往加载杆方向逐渐往上的斜面;
所述的第一驱动筒的第一驱动筒内端面与限位环的限位环内端面之间有间槽;
所述的间槽的间槽宽度为L3;
所述的让位端端部与让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2;
所述的加载杆的加载杆内端面与第一驱动筒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1;
L1、L2、L3的关系为:
L3/8<L1<L3/5;1.5*L2>L1>L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卡齿驱动部为能与外部齿轮或齿条啮合的齿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拉伸组件间固定有一块取样槽板,所述的取样槽板上设有一横截面不大于1/2圆的圆弧形取样槽;
所述的取样槽板的内径、外径与装配环相同,且所述的取样槽板的轴线与装配环轴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在夹装孔内壁上固定一个导向内环,所述的导向内环厚度应当为弧板部分厚度的至少1.2倍且导向内环内径应当不小于试样直径;
所述的第一驱动筒外端面上固定一个外导向半环,所述的外导向半环横截面为不超过1/2圆环的半圆环;
所述的外导向半环内壁与导向内环外壁之间形成卡装槽,所述的卡装槽与取样槽板两端装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样槽板与卡装槽装配后,取样槽开口朝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5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