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7680.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平;邢益辉;熊丽媛;余渡江;范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19;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通道 反应器 制备 丙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将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与催化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与丙烯物料输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得粗产品,粗产品经分离纯化得目标产物。本发明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原料混合效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过氧化氢异丙苯转化率和环氧丙烷选择性,同时有效提高丙烯利用率,降低丙烯的进料量,反应安全迅速有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丙烷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使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丙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于环氧化物含有三元环醚结构,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因此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其最大的用途是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PO已经在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各大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生产PO的方法有氯醇法和共氧化法。氯醇法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生石灰和水,首先通过氯气、水与丙烯发生氯醇化反应,生成中间体氯丙醇,再用石灰水与其发生皂化反应制得PO。用该方法生产PO需要大量的氯气,对设备腐蚀环境且处理难度大,对“三废”排放量大,且不易处理,成为制约PO生产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共氧化法的特点是异丁烷和氧气经液相反应得到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叔丁醇(TBA),反应时丙烯鼓泡进入溶有鉬系催化剂的TBHP和TBA的混合物中反应得目标产物PO。共氧化法克服了氯醇法的污染和腐蚀等缺点,但工艺复杂、流程长、对设备要求高,因此投资费用高,且需要平衡大量的联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氧丙烷的生产。
日本住友公司以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开发出过氧化氢异丙苯氧化丙烯制PO法(以下简称CHP法),该工艺无联产物,设备投入低,污染小。目前,CHP法为提高过氧化氢异丙苯的转化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需通入远远过量的丙烯参与反应,丙烯利用率较低。另外该工艺采用的催化剂为介孔结构钛硅分子筛,原料在孔道中扩散并进行反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活,需经常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制环氧丙烷的技术中,原料丙烯的利用率低,副产物多,催化剂易失活等,难以满足现今PO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发明旨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与催化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催化剂均匀分散在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中,得混合液;
b)将上述混合液和丙烯物料输入微通道反应器中,物料连续进入微通道反应器,混合并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粗产物从反应器出口连续流出;
c)上述粗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环氧丙烷产品、异丙基苯和催化剂,催化剂与异丙基苯回收重复使用;
上述步骤b)中,微通道反应器内温度为40~110℃,压力为0.1~2.5MPa,物料停留时间为10s~180s。
上述环氧反应温度过低反应难以进行,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该反应,强化传热传质效果,持液量非常低,换热好,控温精准,在相对较低温度与较低压强的条件下能够快速完成反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中过氧化氢异丙苯的质量浓度为10%~90%,所述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所用溶剂为烷烃、芳烃、醇中的一种或一种及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烷烃选自C6~C12直链或支链烷烃,所述的芳烃选自甲苯、乙苯或异丙苯,所述的醇选自甲醇、乙醇或异丙醇。当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浓度过低时,氧化效率低下,经济性差;浓度过高,则反应热效应明显,反应热消除困难,而且过高的浓度导致产物中苄醇及其它副产物的含量过高,对环氧化催化剂的性能不利,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活。所述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所用溶剂可用于该环氧化反应在液相条件下的溶剂,所采用的溶剂对反应物和产物为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炔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环氧丙烷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