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811.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左彦东;唐永超;刘厚文;曲凯;谭栋;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转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在所述的壳体内集成有真空发生装置、气动隔离阀、压力开关、真空开关、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真空发生装置的抽真空端通过管路I与壳体上的工作接口相连,所述的管路I上串联有一个气动隔离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通过管路II与管路I连通,且所述的管路II与气动隔离阀并联;位于气动隔离阀与真空发生装置之间的管路I上设有真空开关,同时连接管路II和气动隔离阀的该段管路I上设有压力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车组中转式真空集便装置中,现在安装的实现正压负压转换功能的装置,均是通过现有成品配件组装来实现的,所需安装空间较大,不便于维护,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本发明通过将成品配件功能的集成化,实现所需功能。该装置安装空间小,维护方便,且降低了配件的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的壳体内集成有真空发生装置、气动隔离阀、压力开关、真空开关、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真空发生装置的抽真空端通过管路I与壳体上的工作接口相连,所述的管路I上串联有一个气动隔离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通过管路I I与管路I连通,且所述的管路I I与气动隔离阀并联;位于气动隔离阀与真空发生装置之间的管路I上设有真空开关,同时连接管路I I和气动隔离阀的该段管路I上设有压力开关。
真空发生装置可实现负压的产生;气动隔离阀可实现同一工作接口正压负压的转换;压力开关可实现装置需求正压的调节;真空开关可实现装置需求真空的调节。
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第一气源、第二气源连接;
当系统需要执行抽真空循环时,第一电磁阀导通,气动隔离阀打开,真空发生装置开始工作,在工作接口处产生真空,当真空度达到真空开关设定值后,第一电磁阀关闭,结束抽真空循环;
当系统需要加正压时,第二电磁阀导通,同时气动隔离阀关闭,压缩空气通过工作接口进入系统,当压力达到压力开关设定值后,第二电磁阀关闭,结束加压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管路I的位置还设有单向阀;使得第二气源的气体只能沿着管路I11-1往外流动,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同时连接管路I I和气动隔离阀的该段管路I上还设有压力表,通过设置压力表可以对气体压力进行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与位于壳体底部的曝气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位于壳体顶部的第一气源接口和第二气源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隔离阀与位于壳体外壁上的气动阀供风接口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真空发生装置可实现负压的产生;气动隔离阀可实现同一工作接口正压负压的转换;压力开关可实现装置需求正压的调节;真空开关可实现装置需求真空的调节。
本发明整体布局合理,维护方便。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可靠性高。本发明具有节约资源、方便移动、可靠性维护性相对较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平台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且抗干扰的无线通信装置